哭罢浦周已二年,悲怀今日复潸然。
两行出自中心泪,一洒尚书柩板前。
哭罢浦周已二年,悲怀今日复潸然。
两行出自中心泪,一洒尚书柩板前。
这首诗名为《哭翟尚书》,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故友翟尚书逝世两年后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句“哭罢浦周已二年”,点明了悼念的时间跨度,暗示着诗人对翟尚书的思念之深,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接着,“悲怀今日复潸然”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今日再次面对翟尚书离世的事实时,内心涌动的悲伤情绪,使得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而强烈,通过“两行出自中心泪”这一细节描绘,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哀思具象化,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一洒尚书柩板前”,则将情感聚焦于翟尚书的灵柩前,通过一个具体的动作——“洒泪”,进一步强化了对亡者的哀悼之情。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翟尚书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亡者最后的敬意和怀念。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生死、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杨爵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传递了一种普遍的人性关怀和对逝者的尊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意义。
晨风白金络,桃花紫玉珂。
影斜鞭照曜,尘起足蹉跎。
任侠称六辅,轻薄出三河。
风吹凤凰袖,日映织成靴。
远江舻舳少,遥山烟雾多。
云开玛瑙叶,水净琉璃波。
广路拂青柳,回塘绕碧莎。
不效孙吴术,宁须赵李过。
退宠辞金屋,见谴斥甘泉。
枕席秋风起,房栊明月悬。
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
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
歌起蒲生曲,乐奏下山弦。
新声昔广宴,馀杯今自传。
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
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
昭台有媵御,曾坂无弃捐。
后薪随复积,前鱼谁更怜。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改服饬徒旅,首路局险艰。
振楫发吴洲,秣马陵楚山。
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
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
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
伊濲绝津济,台馆无尺椽。
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
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
阴风振凉野,飞云瞀穷天。
临途未及引,置酒惨无言。
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
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愆。
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