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祗园,谈笑神仙。到尊前人爱逃禅。
波澜舌底,风月吟边。似辩中安,书中素,醉中颠。
忘情世虑,泉石因缘,两芒鞋几度朝天。
归来此日,重话他年。共夜窗灯,春苑树,晚湖船。
踪迹祗园,谈笑神仙。到尊前人爱逃禅。
波澜舌底,风月吟边。似辩中安,书中素,醉中颠。
忘情世虑,泉石因缘,两芒鞋几度朝天。
归来此日,重话他年。共夜窗灯,春苑树,晚湖船。
这首元末明初的《行香子》词,以“踪迹祗园,谈笑神仙”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词人以“逃禅”形容在尊前的谈笑,既体现了对佛学的深刻理解,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接下来,“波澜舌底,风月吟边”,生动描绘了词人言辞的丰富与情感的细腻,仿佛他的言语如同波涛般激荡,又如月下清风般轻柔。
“似辩中安,书中素,醉中颠”三句,进一步展现了词人的多面性与深邃的思想。无论是辩论中的冷静,书斋中的淡泊,还是醉酒时的放纵,都表现了他对人生不同状态的体验与接纳。这种对生活多样性的包容,使得词人的人格显得更加丰满。
“忘情世虑,泉石因缘,两芒鞋几度朝天”则表达了词人追求自然与精神自由的愿望。他渴望摆脱尘世的忧虑,与自然山水为伴,多次踏上朝圣之旅,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最后,“归来此日,重话他年。共夜窗灯,春苑树,晚湖船”几句,描绘了词人在归来的夜晚,与友人共话往昔,回忆那些充满诗意的时刻,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船傍垂杨别绪生,烟蒙春树雁归声。
群公缟带遗吴锦,幕府青丝唱渭城。
几树乌啼趋夏口,何时马首望西京。
江南江北如相忆,千里高楼待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