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姚给事归葬》
《纪姚给事归葬》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

取材苍梧野,在楩楠豫章。

督以给事臣,若曰伯善行。

公素侃察闻,百辟得激扬。

譬如公输子,材悉良不良。

此行固天简,公亦喜自当。

握节指八桂,伐鼓官舲扬。

惟木弥万山,计材不计章。

昂霄及耸壑,乃适于栋梁。

此处瘴疠地,气候日不常。

公病即不治,骨肉悬江东。

无人事绥复,其魂怅彷徨。

枯藤束木函,一殡六十霜。

嗟嗟榛鹤辈,祖死而后生。

但知彼有殡,不知在何方。

坐辄向西南,行亦西南望。

虽剧返葬心,日月何茫茫。

无财亦无时,犹盲者无相。

天实使汤公,官广得其详。

书报在全州,湘山寺之旁。

如因曼父母,始知墓在防。

二子读书毕,哭踊如初丧。

榛行不择日,即日裹糇粮。

鹤云兄当住,小弟力颇强。

此榇所不返,不复载见兄。

出门当严冬,雨雪满大荒。

九溪多鼍鳄,鼓涛播舟航。

五岭饶虎豹,磨牙引饥吭。

鹤行无恐怖,孝至胆气刚。

达彼全州境,入寺悲荒凉。

宛然三门侧,有垤记其藏。

拜之号三绕,闻者痛肝肠。

发幽升輀车,奉还万里乡。

白骨犹载肉,乐归所自生。

蔼蔼桑梓里,郁郁楸梧冈。

得从先人兆,如齐返周葬。

况与元配合,孤雌成鸳鸯。

剑适合延平,璧不滞咸阳。

剑璧不自能,良藉人所将。

呜呼二子者,生死有耿光。

呜呼二子者,古义行于今。

呜呼二子者,颓俗亦可兴。

虞山若增高,琴川若增长。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纪姚给事归葬》描绘了一位名叫姚的给事官员,他在永乐初年为朝廷采办木材,远至苍梧之地,精选楩楠豫章等优质木材。他的公正严谨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然而不幸在瘴疠之地患病离世,遗体被长期滞留异乡。他的儿子们读完书后,决定不顾一切困难,护送父亲的遗骨回乡安葬。沿途艰辛,凶险重重,但他们孝心坚定,最终在全州湘山寺旁找到了父亲的墓地。诗中赞美了他们的忠孝之情,以及他们对传统美德的坚守,认为他们的行为能够激励颓废的风俗,具有深远的意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对孝道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一县圃约同官赏海棠

万点胭脂落日烘。坐间酒面散微红。

谁教艳质撩潘鬓,生怕朝云逐楚风。

寻画烛,照芳容。夜深两行锦灯笼。

朱唇翠袖休凝伫,几许春情睡思中。

(0)

水调歌头·其一题岳麓法华台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

青鞋黄帽,忺与名士共跻攀。

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

长啸望天末,馀响下云端。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

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

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

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0)

木槿花

夜合朝开秋露新,幽庭雅称画屏清。

果然蠲得人间忿,何必当年宠太真。

(0)

游山吟

蹑屐山行日看花,春前桃李属谁家。

千红万紫争妍媚,不似青松耐岁华。

(0)

荷花

一样娉婷绝代无,水宫鱼贯出琼铺。

缘何买得凌波女,为有荷盘万斛珠。

(0)

鹧鸪天.和持国

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软欲开梅。

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

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

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