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室壮端州,非假神输鬼运谋。
三四点星无昼夜,几千年水傲春秋。
但知玉乳涓涓滴,不觉红尘冉冉流。
直上斗魁台上望,乾坤浩荡白云浮。
天然石室壮端州,非假神输鬼运谋。
三四点星无昼夜,几千年水傲春秋。
但知玉乳涓涓滴,不觉红尘冉冉流。
直上斗魁台上望,乾坤浩荡白云浮。
这首元代诗人缙山辛某所作的《七星岩》诗,以“天然石室壮端州”开篇,描绘了端州七星岩这一自然奇观的壮观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非假神输鬼运谋”,强调了自然造化的神奇与不可复制性,暗示了七星岩的形成并非人力所能为,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接着,“三四点星无昼夜”一句,将视角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七星岩的永恒与时间的循环,星宿在夜空中虽有变化,但其规律不变,如同时间的恒常流转。而“几千年水傲春秋”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流水穿越千年,春去秋来,却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力量和节奏。
“但知玉乳涓涓滴,不觉红尘冉冉流”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纯净与人类社会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玉乳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滋养,而“不觉红尘冉冉流”则暗示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最后,“直上斗魁台上望,乾坤浩荡白云浮”两句,将读者的视野提升至更高的维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宏观把握,也体现了其对宇宙广阔、时间永恒的深刻感悟。斗魁台上的眺望,让诗人仿佛能洞察天地之间的奥秘,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渺小,白云在天空中自由飘浮,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星岩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子真换骨三家村,青帝东皋来醉魂。
夜深更遣明月洗,瘴氛吹散南海昏。
仙宫么凤挽不住,自要寂寞留故园。
便教冻饿死亦足,冷面不作鸡肉温。
烟痕半空照寒水,露脸犹泫迎晨暾。
游蜂底处得消息,不计春色关重门。
先生对花韵清苦,短偈衮衮翻千言。
花神嗔我太漏泄,罚以太白倾残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