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窦涓涓函丈冷,海云叠叠暮山低。
秋风早晚惊禅定,肯为陶潜一过溪。
石窦涓涓函丈冷,海云叠叠暮山低。
秋风早晚惊禅定,肯为陶潜一过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秋景。"石窦涓涓函丈冷",通过对石洞中流水声响和深邃寒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与宁谧的氛围。"海云叠叠暮山低"则展现了远处海上云气连绵,与晚霞映照下的山势交相辉映,给人以深远和庄严之感。
"秋风早晚惊禅定"一句,捕捉到了秋天清晨或傍晚时分那股突如其来的微风,如何打破了寺庙中僧侣的沉静冥想。这里的"惊禅定",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记录,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生活的一种理解和尊重。
最后一句"肯为陶潜一过溪"则是一种文化的回响。陶潜,即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以其隐逸生活和高洁品格著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陶渊明那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情怀的向往,愿意为了追寻这种境界而跨过一条溪流。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融合古今文化元素,诗人在这里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空间。
讲梅山中仙,曾逐岫云出。
云归人未归,望之心纡郁。
邗沟足冶游,毋乃远亲膝。
驾彼青骢驰,何如黄犊叱。
吁嗟少年场,轻薄狎邪佚。
竹西吹琼箫,蜀冈挟瑶瑟。
座中歌舞欢,堂上甘旨缺。
往往朱门家,不及五亩室。
山坑新垩亭,我从唐坞来。
衣上湿犹雨,舆底声真雷。
人家沿山边,青松屋上哉。
转径岭成夹,大江中间开。
江以雨始大,滥觞源斟杯。
出三天子都,两崖浸崔巍。
厓上短短松,绿满疑莓苔。
雨刷沙入江,刻露松根荄。
生气自黏壁,养以雾与霾。
此松与此石,得雨结之胎。
孤壁下落江,径乱行客猜。
盘屈厓底树,浮草挂作堆。
窃恐雨不休,无路缘石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