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独在竹遂擅此山予观野纵横陈荆扉半启小舟划柳下不觉欣然呼渡径入万竹烟霏中山灵颇怪俗客何自来耶因留诗云·其二》
《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独在竹遂擅此山予观野纵横陈荆扉半启小舟划柳下不觉欣然呼渡径入万竹烟霏中山灵颇怪俗客何自来耶因留诗云·其二》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人犹未出山时,风月云烟总为诗。

笑问年来间何阔,此盟应有此君知。

(0)
注释
山人:隐士。
犹:还。
出山:离开隐居的地方。
风月云烟:自然景色,象征闲适生活。
总为诗:常常成为诗的主题。
笑问:笑着询问。
年来:近年来。
间何阔:时间过得多么快。
此盟:过去的约定。
此君:指知己。
翻译
我这个隐士还未离开山林的时候,风、月、云、烟都成了我的创作素材。
笑着询问这些年时光匆匆,这样的约定恐怕只有你这位知己才会明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风月云烟皆可为诗的境界。开篇便以“山人犹未出山时”表明诗人仍旧在山中,并没有走出这个宁静的世界。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脱离尘世的愿望。

接下来的“风月云烟总为诗”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似乎在说,即便是最朦胧、飘忽不定的风景,也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让他流连忘返。这一句也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极高评价和敏锐捕捉。

“笑问年来间何阔”则是转向内心的自问,似乎在询问时间过去得如何,以及与外界的隔阂有多远。这里的“间何阔”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联系的淡漠和疏离。

最后,“此盟应有此君知”则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情谊,仿佛在说,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能理解这种与世隔绝却又充满诗意的生活。这里的“此君”指的是能够理解他隐居山林、以自然为伴的志同道合之人。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造的境界,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交流,只有真正懂得心灵沟通的人才能共鸣。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望渭水诗

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

犹言吟暝浦,应有落帆还。

(0)

离友诗三首·其三

日匿影兮天微阴。经迥路兮造北林。

(0)

东武吟行

投迹短世间,高步长生闱。

濯发冒云冠,浣身被羽衣。

饥从韩众餐,寒就佚女栖。

(0)

赋得对客挥毫秦少游

欲溯才思敏,从看淮海诗。

题笺堪对客,握管不需时。

拥被吟真愧,投囊得不奇。

岂容夸手捷,聊以答心知。

妙谛拈来是,新机触处宜。

词坛逢玉局,对垒笔锋驰。

(0)

岁暮寄怀友人

短圭何促迫,众感因摧藏。

朔风摇天云,吹结百草霜。

修途曷云极,层城各相望。

金石不在躯,恃有怀信芳。

及当壮盛日,敬矣事容光。

(0)

挽吴可读联

遗疏表孤忠,惟一片血诚,可格鬼神,可质天地;

几人拟私谥,待千秋论定,传之史册,报之馨香。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