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叶落千峰晓。飒飒西风早。
隔山何处逗钟声,回首苍茫云树接归程。
寒鸦古木深秋后。枫叶霜初透。
停车晚步望山头,又是一行征雁过秦楼。
千林叶落千峰晓。飒飒西风早。
隔山何处逗钟声,回首苍茫云树接归程。
寒鸦古木深秋后。枫叶霜初透。
停车晚步望山头,又是一行征雁过秦楼。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林间的静谧与壮美。开篇“千林叶落千峰晓”,以“千”字强调了落叶之多,晨光初照,山峰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清晰。接着,“飒飒西风早”一句,通过西风的呼啸,渲染出秋天的凉意和时间的紧迫感。
“隔山何处逗钟声,回首苍茫云树接归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远山之中传来钟声的画面,钟声悠扬,似乎在召唤着旅人归家。然而,当回望时,只见一片苍茫的云树相连,仿佛是通往归途的路,却又显得遥不可及,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寒鸦古木深秋后,枫叶霜初透。”描述了深秋之后,寒鸦栖息于古老的树木之上,枫叶在霜的浸染下呈现出深红的颜色,一片凄美而壮丽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最后,“停车晚步望山头,又是一行征雁过秦楼。”诗人停车于晚霞之中,独自漫步于山头,此时,一行南飞的大雁掠过,仿佛预示着又一个旅程的开始。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篙师救首尾,我为制中权。
挂席满风力,如椎强弩弦。
晓放白沙口,长芦见炊烟。
一叶托秋雨,沧江百尺船。
反观世风波,谁能保长年。
念昔声利区,与世阙周旋。
大道甚閒暇,百物不废捐。
谁知目力净,改观旧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