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事踏尘埃,閒处胸襟足自开。
不作终南养高价,小山幽桂好归来。
人生何事踏尘埃,閒处胸襟足自开。
不作终南养高价,小山幽桂好归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题段吉先小景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人生何事踏尘埃",诗人质疑人生在世究竟为何要陷入世俗的纷扰与琐碎之中,暗示了对红尘俗务的厌倦。"閒处胸襟足自开",则强调在闲暇时分,内心的宁静和豁达能够自我舒展,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不作终南养高价",这里的"终南山"常用来隐喻仕途或名利场,诗人表示不愿为了追求高位或丰厚的物质回报而迷失自我。"小山幽桂好归来","小山"象征隐逸之地,"幽桂"则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诗人倡导回归自然,过上简静而高尚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尘世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香绾同心篆。趁明蟾、良宵二八,芳梅初绽。
绣仗纱笼行婀娜,是处笙歌凤管。
正璧月、琼枝潋滟。
迎得青溪人似玉,喜璇闰、合卺鸳鸯宴。
红烛底、人争看。萧郎自是神仙眷。
倚屏山、衣香钏韵,几回偷盼。
恼乱灯花摇不定,斜映檀腮半面。
听莲漏、穿花三转。
明日绿窗拈彩笔,对芙蓉、商略眉深浅。
携翠袖、整金钿。
隔帘纱、画栏疏柳,层层都是空绿。
一分屋绕三分水,更带二分修竹。鸥未浴。
记散发人来,帘卷朝初沐。王家画幅。
问三泖渔庄,五湖蟹舍,何似此中屋。
杭州守,记撤宫莲双烛。西湖又占清福。
茶瓯药裹容清课,日日临流濯足。莺去谷。
好买个溪山,添个人如玉。携儿唤仆。
便拄杖林边,题诗石上,看画远山麓。
忍飘蓬、少年才思,吟边无限僝僽。
江湖梦冷樊川鬓,一味阻风中酒。君认否。
认镜里秋眉,越比春前瘦。残灯话旧。
有腻唾殷红,残醪晕碧,题恨遍襟袖。
桐徽寂,冷月暗笼虚牖。小华笺拂痕绉。
灵荃万古伤心泪,休种绮窗红豆。空画就。
怕侧帽词场,消黯成髯叟。相携醉友。
数笛外蘋洲,箫边白石,烟景更谁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