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州访李佐才却寄》
《通州访李佐才却寄》全文
清 / 朱一蜚   形式: 古风

宁为无根萍,不学东流水。

萍踪有时合,水流去不已。

忆昔秦关识面初,郎君白晰无髭须。

古文金石恣探讨,墨沈淋漓襟袖涂。

自我归吴羽融倦,流水登山不得见。

黄金台上忽相逢,丛筱园中邀茗战。

络纬秋残去马骄,乌头白尽风萧萧。

欲著《子虚》无狗监,廿年声价轻鸿毛。

君家本住凤城下,慷慨悲歌近已寡。

捧檄高堂愿未酬,三复《南陔》补《小雅》。

回头八水声呜咽,树断云连又惜别。

春风吹面塞垣行,还期同醉关山月。

(0)
鉴赏

这首清代朱一蜚的《通州访李佐才却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慨。首句“宁为无根萍,不学东流水”以萍比喻自己,宁愿如浮萍般自由自在,也不愿像流水般无法停留,展现出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接下来通过回忆与友人初次相遇的情景,描绘了他们共同探讨学问的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谊。

“自我归吴羽融倦”至“黄金台上忽相逢”描述了诗人离开后与友人重逢的惊喜,以及他们在园林中品茗畅谈的场景。然而,“络纬秋残去马骄,乌头白尽风萧萧”则暗示了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诗人感叹才华不再,甚至自嘲无法再写出《子虚赋》般的佳作。

“君家本住凤城下”至“三复《南陔》补《小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他希望友人能实现报国之志,弥补自己的遗憾。

最后,“回头八水声呜咽”至“还期同醉关山月”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诗人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聚,在春风中沿着边塞行走,共享月下畅饮的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朱一蜚
朝代:清   字:健冲   籍贯:浙江嘉善   生辰:1702—1755

初以太学生赴陕西军前效用,累官湖北布政使,所至皆有绩。被议落职,主潞安府起文书院
猜你喜欢

七夕悼姊

奠果穿针听曲街,瘦林斜月闇虚斋。

愁年不共生年短,死日方知别日佳。

风烛作花摇怨影,露萤随泪堕孤怀。

故床针盒飘零在,望有吟魂到玉阶。

(0)

听舟人渝歌

款乃歌声隔远烟,云山缥缈好音传。

长年三老遥相示,多是前滩下濑船。

(0)

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二

天竺寺前开翠微,长年流水白云飞。

流水入湖无日歇,白云出岫有时归。

(0)

王烈妇诗

介马驮驮百里程,青枫一夜血诗成。

祇应刘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汉水清。

(0)

芳草渡

朝非雨,暮非云。云如絮,雨如尘。百花时节闭重门。

花有约,春有恨,最愁人。诉春怨。春又半。

袅袅晴丝一线。怜春瘦,为花颦。花一片。飘得断。

是春魂。

(0)

秋千索.壬寅七月初十,夜雨有忆

桃笙簟滑啼痕湿。金井外、几声秋蟀。

雨紧灯花堕瘦红,记今夜、刚初十。

沈郎减尽相思骨,况又是、影双人只。

一院蕉阴似那时。少了个、朦胧月。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