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高峰隐史书,英儒冠盖会仙居。
云霞满屋光难掩,松柏数庭景有馀。
累世子孙传孝义,一时旌表在门闾。
要知感伏休徵处,次第鸾凰上碧虚。
满架高峰隐史书,英儒冠盖会仙居。
云霞满屋光难掩,松柏数庭景有馀。
累世子孙传孝义,一时旌表在门闾。
要知感伏休徵处,次第鸾凰上碧虚。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朴典雅的书院生活图景。"满架高峰隐史书,英儒冠盖会仙居"一句中,“满架”指的是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这些都是学者修身治国之要籍,而“高峰隐史书”,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英儒冠盖会仙居"表明书院内外,聚集着一批品行端方、学问渊博的士人,他们或许在讨论经典,或是在修身养性,这里的“仙居”不仅是对环境美好的描写,更有超凡脱俗之意。
接下来的"云霞满屋光难掩,松柏数庭景有馀"进一步渲染了书院的自然美与文化氛围。"云霞满屋光难掩"形象地表达了书院内外云蒸霞蔚,阳光被遮挡而不失其明亮,这是对书院环境的生动描写;“松柏数庭景有馀”则说明书院四周绿荫覆盖,古木参天,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清幽雅致的景象。
"累世子孙传孝义,一时旌表在门闾"这两句诗中,“累世子孙传孝义”强调了书院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而“一时旌表在门闾”则反映出书院对学术成就的认可和尊崇,通过悬挂表彰的方式,激励后人。
最后,“要知感伏休徵处,次第鸾凤上碧虚”两句诗中,“要知感伏休徵处”表达了学子在书院中求学问道、修身养性的心情,而“次第鸾凤上碧虚”则是对学者们追求卓越、攀登知识高峰的美好愿景。这里的“碧虚”象征着清净无为、高远超脱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尊崇和对学术修养的向往。
吾闻秦川武都有紫泉,不与他水同渊源。
紫泉有泥色葳葳,澄莹甘滑葡萄鲜。
汉家玺书出明光,紫泥醮笔芝兰香。
淋漓天葩云雾湿,回旋锦轴龙鸾翔。
明王御下恩数异,宠德嘉功讵能几。
颇闻岩穴徵遗贤,半为民庸奖循吏。
张子磊落多俊称,一麾出守秦川行。
城下武功在犀牛,社中香火明是州。
良牧不数人,五代王孙特有闻。
一时褒诏众所羡,千年故事谁能湮。
丈夫致身当及早,后辈前贤可同调。
书生岂无韬略用,颠连正须恩泽保。
紫泥紫泥空复云,别有徵书凤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