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刹新闻住辩才,一舟南去水如苔。
再传衣钵诗宗远,终日溪山画障开。
草没仙人烧药灶,花明丞相读书台。
病夫久欲捐荤饮,春焙还能数寄来。
上刹新闻住辩才,一舟南去水如苔。
再传衣钵诗宗远,终日溪山画障开。
草没仙人烧药灶,花明丞相读书台。
病夫久欲捐荤饮,春焙还能数寄来。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送释方策住善权寺》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释方策前往南方善权寺的情景。首句“上刹新闻住辩才”以寺庙为背景,赞美了辩才出众的僧人即将入住的消息;“一舟南去水如苔”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写出友人乘船离去,水面如覆盖青苔般宁静。
“再传衣钵诗宗远”表达了对释方策继承佛法与诗歌传统的期待,暗示他将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终日溪山画障开”则描绘了他在寺中将会有欣赏山水、吟咏诗篇的生活,如同画卷般展开。
“草没仙人烧药灶,花明丞相读书台”两句借景寓情,想象寺中的仙人遗迹和丞相读书的雅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敬仰。
最后,“病夫久欲捐荤饮,春焙还能数寄来”以自谦之词,流露出诗人虽身体欠佳但仍渴望分享友人禅茶生活的愿望,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几到西林清净境,层台高视有无间。
寒光远动天边水,碧影出空烟外山。
苔点落花微萼在,叶藏幽鸟碎声闲。
旷然多慊登楼意,永日重门深掩关。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
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
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
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
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
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
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
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
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
壶觞招过客,几案无留事。
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
一言重然诺,累夕陪宴慰。
何意秋风来,飒然动归思。
留欢殊自惬,去念能为累。
草色愁别时,槐花落行次。
临期仍把手,此会良不易。
他日琼树枝,相思劳梦寐。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
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
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