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峰回岩谷清,苍松无数倚峥嵘。
恰如千古香山寺,知者谁传九老名。
路转峰回岩谷清,苍松无数倚峥嵘。
恰如千古香山寺,知者谁传九老名。
这首诗描绘了九松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诗人以“路转峰回岩谷清”开篇,巧妙地勾勒出山路蜿蜒、峰峦叠嶂、山谷清幽的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曲径通幽的神秘氛围。接着,“苍松无数倚峥嵘”一句,将视线聚焦于山中苍翠挺拔的松树,它们仿佛是山的守护者,与险峻的山峰相依为命,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恰如千古香山寺,知者谁传九老名”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将九松山与历史悠久的香山寺相提并论,暗示了此处不仅自然风光绝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然而,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却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和传承,隐含了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九松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庆佳辰。熊罴协梦生申。
记当年、曾游月殿,笑谈高跃龙津。
德弥高、源流孔孟,才迥出、黼黻卿云。
亟步华涂,蜚英腾茂,姓名端的简枫宸。
最好是、雍容兰省,直道事吾君。
还知否,承明倦直,来抚斯民。
算人生、五马最贵,朱幡画戟行春。
讼庭清、祥风和畅,铃斋静、佳气氤氲。
寿宴香浓,梅繁柳嫩,年年今日劝芳尊。
须信道、朱颜不老,眉寿等松椿。
从兹去,衮衣特立,廊庙经纶。
掷梭两手倦,踏籋双足趼。
三日不住织,一疋才可剪。
织处畏风日,剪时谨刀尺。
皆言边幅好,自爱经纬密。
昨朝持入库,何事监官怒。
大字雕印文,浓和油墨污。
父母抱归舍,抛向中门下。
相看各无语,泪迸若倾泻。
质钱解衣服,买丝添上轴。
不敢辄下机,连宵停火烛。
当须了租赋,岂暇恤襦裤。
前知寒切骨,甘心肩骭露。
里胥踞门限,叫骂嗔纳晚。
安得织妇心,变作监官眼。
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
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
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
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
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
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
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