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纂称天茁,离离见土毛。
知非丰岁宝,聊佐野夫饕。
落处宁为瓠,投来颇类桃。
米家图矮树,怪尔矗云高。
纂纂称天茁,离离见土毛。
知非丰岁宝,聊佐野夫饕。
落处宁为瓠,投来颇类桃。
米家图矮树,怪尔矗云高。
这首诗描绘了紫茄子的独特之处,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首先,“纂纂称天茁,离离见土毛。”这两句以“纂纂”形容紫茄子的茂盛生长,仿佛直指苍穹;“离离”则描绘出其枝叶繁密,覆盖大地的景象。通过“天茁”和“土毛”的对比,既展现了紫茄子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其与土地的紧密联系。
接着,“知非丰岁宝,聊佐野夫饕。”这里将紫茄子比喻为“丰岁宝”,意指它在丰收之年是珍贵的食物,同时也表达了紫茄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可口的美食。通过“野夫饕”这一形象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紫茄子作为食物的实用价值。
“落处宁为瓠,投来颇类桃。”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紫茄子的果实比作葫芦(瓠)和桃子。葫芦象征着吉祥和长寿,而桃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这样的比喻不仅增添了诗句的文学色彩,也寓意着紫茄子的果实具有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最后,“米家图矮树,怪尔矗云高。”这里引用了宋代画家米芾画作中的矮树形象,将其与紫茄子的高耸相比较,形成鲜明的反差。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紫茄子的高大挺拔,也体现了作者对紫茄子独特魅力的赞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紫茄子的细致描绘和生动比喻,不仅展现了其生长状态、实用价值和美好寓意,还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金绳挂空虚,日月系两垂。
天童坐戏弄,纵掣成东西。
百年未死间,昼夜无穷期。
短短固可惜,舒舒定非宜。
有闻未之行,有学未及知。
白发已班疏,朱颜亦童黎。
智虑昏晚年,聪明退前时。
纵欲加自修,去日何胜追。
奈何少自废,老则成空悲。
岷峨何处在目前,恍惚万里惟心田。
道人遐想对缣素,毫端亹亹生云烟。
不烦扪参更历井,坐见紫翠摩苍天。
崔嵬绝顶明积雪,崎岖幽涧萦流泉。
当时神禹导江处,随山刊木知何年。
竹斋言语妙天下,山情水思何绵绵。
想当落笔快挥扫,精神如到岷峨巅。
师诚乞诗我丐画,不然无用徒相煎。
画工妙处称毛羽,我欲论功第先兔。
不知心手会天机,象管纷纷谁比数。
寥寥千载一曹霸,墨妙于今传二马。
龚生重马轻尺璧,蔑视韩韦复何者。
尔来一顾遇孙阳,奔走侯门日无暇。
一匹腾骧一匹嘶,先生爱骏非爱奇。
有如霓裳第三叠,按图知拍逢王维。
新诗迈绝今老杜,作经未必多马蹄。
先生驰骋金马里,口角雌黄即公是。
欲知早晚定登庸,步武风云起平地。
伟哉骅骝世英物,一日早行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