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已是脱卑凡,况在萧森冷翠间。
欲识此君清绝处,尽遮尘俗不遮山。
高居已是脱卑凡,况在萧森冷翠间。
欲识此君清绝处,尽遮尘俗不遮山。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咏徐氏竹溪之景八首(其二)竹间楼》描绘了一幅高雅清幽的画面。首句"高居已是脱卑凡",诗人赞赏竹溪之景的主人所居之处超凡脱俗,暗示了环境的高尚和主人的品格。接着的"况在萧森冷翠间"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清冷翠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欲识此君清绝处"中的"此君"暗指竹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那种清高孤傲、不染尘俗的品性的赞美。最后一句"尽遮尘俗不遮山"以对比的方式,强调竹子虽然能够阻挡世俗的纷扰,却无法阻挡山的雄浑与自然之美,寓意着人应当如竹一般保持高洁,同时接纳并尊重自然的壮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竹溪之景,寄寓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气凭凌一当百,关西儒生五陵客。
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
门下诸生半赐麻,闺中小妇犹炊麦。
布衣东来谒天子,春日醉卧长安陌。
陌头花絮夕纷纷,琼阁如天隔紫云。
浩歌翩然却归去,眼底谁是平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