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流水日悠悠,晓际微濛片月幽。
色映石桥宜客坐,光摇芦渚骇鱼游。
几家砧杵闻前岸,何处书声起近楼。
五马观风人早起,也宜清兴豁吟眸。
双河流水日悠悠,晓际微濛片月幽。
色映石桥宜客坐,光摇芦渚骇鱼游。
几家砧杵闻前岸,何处书声起近楼。
五马观风人早起,也宜清兴豁吟眸。
这首诗描绘了晨曦中河流与月色交织的宁静美景,以及周围环境的生动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首句“双河流水日悠悠”,以“双河”点明地点,用“日悠悠”形容水流的绵延不绝,营造出一种悠长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晓际微濛片月幽”进一步渲染清晨的朦胧美,月光如纱般轻柔地洒在水面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色映石桥宜客坐,光摇芦渚骇鱼游”两句,通过“色映”与“光摇”描绘了石桥与芦苇荡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又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动态之美。
“几家砧杵闻前岸,何处书声起近楼”则将视角转向人类活动,通过“砧杵”(洗衣用具)的声音和“书声”的响起,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五马观风人早起,也宜清兴豁吟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五马”可能象征着官员或贵族,但在此处更多地被理解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清兴豁吟眸”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眼前美景而激发的创作灵感和愉悦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积水浮九州,东南益荡潏。
人家半洲岛,萝筱互蒙密。
具区我旧游,石坞君栖逸。
至今尧峰上,犹上尧时日。
窗外一湖明,阶前众山出。
春风散岩花,细雨溜崖蜜。
仙灵海来往,真儒间俦匹。
表圣具生圹,维摩得丈室。
泉声四回抱,岭势百崒嵂。
何日复籯粮,为君访衡泌。
寒日林园尊酒陈,琵琶急响似西秦。
赤眉铜马千秋恨,谱入鹍弦最感人。
北极诸陵黯落晖,南朝流水照青衣。
都将写入《霓裳》里,弹向空园雪乱飞。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说战场。
飒飒悲风飘瓦砾,座间人似到昆阳。
天宝传头竟属谁,四条弦子断肠时。
蛮靴窄袖当垆女,今日公然识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