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馈岁野人来,手折梅花已半开。
观为江山留晚阁,兴将旬日动春杯。
年占方怪冬无雪,世计还惊夜有雷。
聊托閒情到诗社,两童东去复西回。
门前馈岁野人来,手折梅花已半开。
观为江山留晚阁,兴将旬日动春杯。
年占方怪冬无雪,世计还惊夜有雷。
聊托閒情到诗社,两童东去复西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之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交融。首句“门前馈岁野人来,手折梅花已半开”展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岁末时节,一位山野之人带着礼物来到门前,诗人亲自折取半开的梅花作为回应,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预示着新年的喜庆氛围。
接着,“观为江山留晚阁,兴将旬日动春杯”两句,诗人通过观察江山美景,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期待着新年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表达了对饮酒作乐、庆祝新年的期待之情。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年占方怪冬无雪,世计还惊夜有雷”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他对于冬天未见雪花感到奇怪,可能暗喻对自然现象的不解或对某种期待的落空;而“世计还惊夜有雷”,则可能是对社会现象的惊讶,或是对某些不寻常事件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和关注。
最后,“聊托閒情到诗社,两童东去复西回”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参与诗社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以缓解内心的忧虑与困惑。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渴望在忙碌与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与朋友共享诗酒之乐,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与审美追求。
福慧双修到凤池,柯亭刘井访遗碑。
一瓻借读书藏筴,三雅追欢酒满卮。
画入云山师董巨,图成主客继张为。
楸枰月下添清兴,不遣新霜染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