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清一雨,屈指问程期。
水急船流滑,天空鸟去迟。
寒催霜降节,兴负菊花诗。
拂袖翻然意,沙鸥恐未知。
尘埃清一雨,屈指问程期。
水急船流滑,天空鸟去迟。
寒催霜降节,兴负菊花诗。
拂袖翻然意,沙鸥恐未知。
这首明代林光所作的《潞河发舟》描绘了诗人乘舟启航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
首句“尘埃清一雨”,开篇即以一场洗净尘埃的雨水,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屈指问程期”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行程的期待与计算,既表现了旅途的遥远,也体现了他对即将展开的旅程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心情。
“水急船流滑,天空鸟去迟”两句,通过对比水面上船只的快速移动与空中鸟儿缓慢飞行的状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外界的宁静和谐之间的对比,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寒催霜降节,兴负菊花诗”则进一步深化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感受。霜降时节的寒冷不仅影响着自然界的生物,也触动了诗人的思绪,使得原本兴致勃勃的他感到有些失落,仿佛失去了创作的灵感,与前文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反差。
最后,“拂袖翻然意,沙鸥恐未知”以动作描写收尾,诗人轻轻挥动衣袖,似乎在告别过去,准备迎接新的旅程。同时,对沙鸥的担忧,既是对自然生灵的关注,也是对自己内心状态的一种投射,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乘舟出发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旅程未知的期待与忧虑,是一幅生动的旅途写照。
元君始云翔,华姑继羽化。
独留曾与黎,高风配崧华。
不随二女嫔,岂羡两乔嫁。
尚馀脂泽念,多生缘未谢。
化为芬利陀,耦立远公社。
翠趺分双歧,并萼肩相亚。
挹袖薰风晨,携手凉月夜。
交枝艳散霞,同气香飘麝。
疏影竞清妍,幽姿斗閒暇。
何时各零落,秋高霜露下。
洗妆见冰肌,乘云返姑射。
此论传者谁,黄鹄为予话。
富贵幻天机,饥寒撼关楗。
参前横利害,俗眼青白眩。
苏黄两玉人,落笔传九县。
向来窜遐荒,弃捐若秋扇。
王侯介如石,乃心不可转。
投之古锦囊,不遗俗子玩。
近来夸奢子,嗜好亦稍变。
有客来借观,君无唾其面。
酌酒对银钩,吞声勿复辩。
绿筱蒙修涂,圆荷媚清溪。
步屧便清风,欻见古招提。
入门眼界净,端如刮金篦。
升堂各趺坐,野语无町畦。
吾徒性真率,可追阮与嵇。
安能触世网,瓮底藏醯鸡。
爱此清旷境,不知夕阳西。
归骑去联翩,城头乌夜啼。
曲肱清梦残,晓鼓喧鸣鼍。
披衣步庭除,白露倾圆荷。
俄闻剥啄声,佳客来相过。
为言城市喧,邀我游山阿。
步入青莲界,诸峰郁嵯峨。
清香郁软语,竟日同婆娑。
吾人嗜好僻,与世殊臼窠。
兹游慎勿广,恐为俗客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