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文章动圣君,欲将书剑学从军。
平生名利关身者,执戟官资笑子云。
岂有文章动圣君,欲将书剑学从军。
平生名利关身者,执戟官资笑子云。
这首诗《集古(其二)不遇》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比与自省,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古代文人追求的反思。
首句“岂有文章动圣君”,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并未凭借才华和文章打动圣明之君,暗示了自己在仕途上的不如意。接着,“欲将书剑学从军”一句,表明了诗人曾经有过从军报国的想法,但最终未能实现,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
“平生名利关身者,执戟官资笑子云。”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将一生中追求名利的人比作“执戟官资”的官员,并以西汉文学家扬雄(字子云)为例,暗讽那些汲汲于名利之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屑与嘲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古代文人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李俊民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
羽虫么魔塞区寰,造化胡为弗疾顽。
长养污泥草木处,纵横大地山河间。
夜声雷动人力屈,秋喙花开天理还。
但愿江湖无白鸟,何须金鼎铸神奸。
宦游触处似悬匏,北岳南山想献嘲。
指手百年休铸铁,盖头一把暂诛茅。
玉京岁晚梧桐落,水国霜清橘柚包。
飞锡已随归梦去,何人顶上鹊成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