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固非瞽者事,五色亦解盲人目。
皆知鬼瞰高人家,争欲相夸造华屋。
吾门今已似参元,更喜吹箫有名叔。
枢蓬牖瓮编此居,憎视纷华如桎梏。
凝尘满席一炉香,不以色界为可欲。
自非纯白不受垢,脱洗安能异流俗。
我方草草排数椽,随分鹪鹩一枝足。
檐前但许风月到,门外不妨松竹绿。
其他世幻何足云,自古贤人在岩谷。
青黄固非瞽者事,五色亦解盲人目。
皆知鬼瞰高人家,争欲相夸造华屋。
吾门今已似参元,更喜吹箫有名叔。
枢蓬牖瓮编此居,憎视纷华如桎梏。
凝尘满席一炉香,不以色界为可欲。
自非纯白不受垢,脱洗安能异流俗。
我方草草排数椽,随分鹪鹩一枝足。
檐前但许风月到,门外不妨松竹绿。
其他世幻何足云,自古贤人在岩谷。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郑刚中所作,名为《安之叔盗后为素求诗以此寄之》。诗中以“青黄固非瞽者事,五色亦解盲人目”开篇,运用比喻手法,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不应被表面的色彩所迷惑。接着,“皆知鬼瞰高人家,争欲相夸造华屋”两句,通过描述人们追求豪华住所的现象,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批判。
“吾门今已似参元,更喜吹箫有名叔。枢蓬牖瓮编此居,憎视纷华如桎梏。”诗人自述其居所简朴,却因有“有名叔”的陪伴而感到满足和喜悦。他将居所比作“枢蓬牖瓮”,强调其简陋,却对物质的奢华持反感态度,认为它们如同枷锁般束缚人心。
“凝尘满席一炉香,不以色界为可欲。”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使居所简陋,也愿意在其中放置香炉,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不以物质世界的繁华为追求目标。
“自非纯白不受垢,脱洗安能异流俗。”诗人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我净化,才能避免世俗的污染,保持独立的人格。
最后,“我方草草排数椽,随分鹪鹩一枝足。檐前但许风月到,门外不妨松竹绿。”诗人描绘了自己简朴的生活状态,虽居所简陋,但足以自适,门外的自然景色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他以风月、松竹等自然元素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物质欲望的批判,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藩镇与羽党,交起而亡唐。
嗟哉赞皇公,实为党魁伤。
斯人朋非党,将相材兼良。
已筑筹边楼,乃治平泉庄。
白马竟为厄,投身落南荒。
公当燕閒日,曾受丹砂方。
富贵而神仙,中道乃偕亡。
穷愁下恶水,扁舟岭梅香。
胡为未到潮,说潮神不扬?
海气今益昏,接天水茫茫。
时艰思将相,吊古心慨慷。
救世即真仙,服食安可常?
冷冷化象潭,金玉飞宝光。
野鹊共林樾,安巢异枝柯。
口衔寒木樵,缠绵缉藤萝。
物情溺便利,奈此欺罔何。
心怀用力少,意谓成功多。
瞰亡乃相窃,往来递经过。
东巢不得成,西鹊徒奔波。
辛苦旬日馀,两树无完窠。
触物感我情,叹息成蹉跎。
世人好攘夺,利欲争纷拿。
灭公以私心,自足靡有他。
楚汉割鸿沟,讵能息干戈。
三国定鼎足,未必安山河。
终焉一抔土,蔓草埋岩阿。
何如顺事天,勿伤同类和。
春草遍南陌,春潮流落红。
美人娄水上,一舸逐东风。
一舸向何处,言归故山去。
雉鸣苦竹冈,离情黯烟树。
故山穹窿高插空,重湖倒浸金芙蓉。
缥缈宝楼林壑中,晴岚暖霭霏帘栊。
三年不蹋虎溪路,梦礼大士青莲宫。
风景既不殊,山川宛如昨。
为问鸱夷舟,何似支硎鹤。
安得相从访二公,醉蹑丹梯倚寥廓。
山崖乳,兰芷芳,临溪采撷烦寄将。
相思引领天一方,载歌招隐为报章。
重来握手成大笑,杨柳花飞春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