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江西归九华》
《自江西归九华》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他乡终日忆吾乡,及到吾乡值乱荒。

云外好山看不见,马头歧路去何忙。

无衣织女桑犹小,阙食农夫麦未黄。

许大乾坤吟未了,挥鞭回首出陵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西guījiǔhuá
táng / xún

xiāngzhōngxiāngdàoxiāngzhíluànhuāng
yúnwàihǎoshānkànjiàn

tóumáng
zhīsāngyóuxiǎoquēshínóngmàiwèihuáng

qiánkūnyínwèilehuībiānhuíshǒuchūlíngyáng

注释
他乡:异乡。
吾乡:故乡。
乱荒:战乱与荒凉。
云外:远处。
马头:骑马人的前方。
歧路:岔路口。
无衣:没有新衣。
织女:神话中的女子,这里指代农妇。
桑犹小:桑叶还小,未成熟。
阙食:缺粮。
麦未黄:麦子还未熟。
许大:如此广大。
乾坤:天地,也可引申为世界。
吟未了:诗歌创作还未完成。
陵阳:地名,具体位置需查阅历史资料。
翻译
在异乡整日思念故乡,回到故乡却正值战乱与荒凉。
遥望云外的美景无法看见,骑马走在歧路上不知所往。
织女没有新衣因为桑叶还小,农夫们因缺粮麦子还未黄熟。
面对如此广阔的世界,诗歌创作还未完成,我挥鞭转身离开陵阳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不幸遭遇战乱之痛。开篇即表达了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日夜思念,但当他终于回到熟悉的地方,却发现它已经变得荒凉。"云外好山看不见"一句,通过山之不可见,隐喻着故乡美好的景象已经不再,或者是被战乱的烟尘所遮蔽。"马头歧路去何忙"则透露出诗人急切返回家乡的心情,尽管道路曲折,但他仍旧匆匆赶路。

接着,"无衣织女桑犹小,阙食农夫麦未黄"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少女尚在忙碌于编织桑叶以制衣物,而农夫的麦子尚未成熟,便因战乱而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也反映出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

最后,"许大乾坤吟未了,挥鞭回首出陵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无尽的感慨。尽管他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但在这种乱世之中,他不得不继续他的旅程,挥鞭策马,带着未竟的吟咏,离开这片已经失去往日风光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展现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冲击,以及个体在动荡时世中寻求归宿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

黄花西上路何如,青壁连天雁亦疏。

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

(0)

闻湘南从叔朝觐

长沙地窄却回时,舟楫骎骎向凤池。

为报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湿旌旗。

(0)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其二

高怀逢异境,佳句想吟频。

月冷松溪夜,烟浓草寺春。

浮云将世远,清听与名新。

不见开岩日,空为拜影人。

(0)

诗送玄静先生暂还广陵

杨许开真箓,夫君密契传。

九星连紫盖,双景合丹田。

玉简龟台职,金坛洞府仙。

犹期禦风便,朝夕候泠然。

(0)

赠宗鲁筇竹杖

大夏资轻策,全溪赠所思。

静怜穿树远,滑想过苔迟。

鹤怨朝还望,僧闲暮有期。

风流真底事,常欲傍清羸。

(0)

朱槿花二首·其一

莲后红何患,梅先白莫誇。

才飞建章火,又落赤城霞。

不卷锦步障,未登油壁车。

日西相对罢,休浣向天涯。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