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翁叹·其二》
《二翁叹·其二》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一翁虽贫身尚强,数年不见今还乡。

奔波道路何为者,为人驾船走湖湘。

湖湘米谷贱如土,人家急粜输官府。

商人得利不知止,满船又载新昌纸。

日夜行船不得休,遥遥捩舵赴章秋。

章秋留连竟不归,春来几见落花飞。

今年里甲频催迫,催得归来头尽白。

家中岁久贷人钱,雇直都还偿未得。

不如近处卖钗环,长过一月又得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翁的生活境遇,充满了对社会底层人民辛酸生活的同情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贫富差距、社会不公以及人性的复杂面。

首句“一翁虽贫身尚强”,点出了一位老翁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坚韧不屈的形象。接着,“数年不见今还乡”则暗示了他长期在外奔波,如今终于得以返乡。然而,紧接着的“奔波道路何为者,为人驾船走湖湘”,揭示了他之所以如此辛苦劳作的原因——为了生计,不得不在湖湘之间驾驶船只谋生。

“湖湘米谷贱如土,人家急粜输官府”描绘了当地粮食价格低廉,农民急于出售以交纳赋税的情景。而“商人得利不知止,满船又载新昌纸”则揭露了商人的贪婪,他们利用低价购入粮食,高价卖出,从中牟取暴利,而农民却因此陷入困境。

“日夜行船不得休,遥遥捩舵赴章秋”表现了老翁的艰辛劳作,他们不分昼夜地在水上奔波,只为维持生计。“章秋留连竟不归,春来几见落花飞”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老翁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今年里甲频催迫,催得归来头尽白”表达了老翁因债务和催逼而身心俱疲,最终不得不返回家乡。“家中岁久贷人钱,雇直都还偿未得”揭示了家庭经济的困境,老翁长期借贷,却无力偿还。“不如近处卖钗环,长过一月又得还”则反映了老翁在绝望中寻求自救的方式,通过变卖私人物品来勉强维持生计。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老翁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剥削现象以及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弱者的同情。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萧参议雪中宴客朱佥判有诗因次韵·其一

飞花落絮自何来,勾引诗翁酌梓罍。

濯鼎有冰宜煮茗,携筇无路可寻梅。

江城琼玉踰千顷,古锦珠玑溢百枚。

闻道夜阑车马散,难窥鹤氅御风回。

(0)

用元韵答清卿并简蔡尉

貂裘半敝复来归,正坐刚肠不诡随。

见说史君尝馈赆,似闻内子亦啼饥。

经年一别方相遇,他日重来未有期。

试问此行谁借重,梅仙青眼是新知。

(0)

即事六绝·其六

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

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

(0)

代公庆上郭帅·其二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己问行藏。

(0)

次韵晁子与·其一

清溪西岸作鹑居,敢怨投闲百不如。

喜得君家好兄弟,相逢如对古人书。

(0)

失调名

挑云研雪。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