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骊姬墓下作》
《骊姬墓下作》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

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

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

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0)
注释
骊姬:晋献公的宠妃,曾设计害死多位公子。
北原:地名,指骊姬墓所在地。
闭骨:指死后安葬,此处指骊姬。
浍水:河流名,位于今中国山西省。
恶名:指骊姬因恶行而留下的坏名声。
献公:晋献公,春秋时期晋国君主。
耽惑:沉迷于欲望或迷惑之中。
子:这里指晋献公的儿子们。
仇雠:仇人。
蔓草:比喻事情不受控制地蔓延发展。
古丘:古老的坟墓,这里指骊姬之墓。
蛾眉山:可能指代美女或美的象征,也可能实指某地名,此处借以表达哀愁情绪。
月苦:形容月色凄凉,引申为悲伤的情绪。
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这里形容云形,带出愁绪。
野云:野外的云,象征荒凉与愁思。
二公子:指被骊姬迫害的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如申生、重耳等。
横汾:横渡汾河,汾河在山西,此指前往悼念的路途。
轻舟:小船,这里表示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完成凭吊心愿。
翻译
在骊姬墓所在的北原之上,她已被黄土深埋历经千年。
浍水每日向东流去,而她的恶名却随时间消逝不再流传。
晋献公沉溺于欲望迷惑之中,对待自己的儿子如同仇敌。
这段历史已如野草般蔓生,而我如今只遇见了古老的坟丘。
蛾眉山上的月光透着凄苦,蝉鬓似的野云也似乎满怀愁绪。
我想凭吊那两位公子,却遗憾没有小舟让我横渡汾河。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骊姬之墓,传达了一种对过去历史悲剧的反思和哀悼。"闭骨已千秋"表明骊姬已经长眠于北原千年,其恶名也随时间而没有被洗清。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无情评价。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一句,揭示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和残酷,他们甚至将自己的骨肉看作敌人,这种家族内部的猜忌与残杀,是古代王朝兴衰的一个缩影。

诗人随后写道"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表达了对历史重重叠加之悲剧的沉思,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无奈和宿命感。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则是诗人情感的外化,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内心的忧伤。

最后两句"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表明诗人想要去祭扫、悼念那些不幸的亡魂,但却因为条件所限而不能实现,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更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历史悲剧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题灵山寺·其二

松枝人不折,一一鹤巢成。

山翠一天湿,江声两岸平。

无多芳草路,不畏鹧鸪声。

心逐霜钟去,迢迢雁翅城。

(0)

夷齐庙作·其四

一饿无馀事,微箕恨不同。

首阳惟尔拙,柳下复谁工。

旧国滦河上,荒祠华岳东。

可怜顽懦者,终古不闻风。

(0)

题五泄山房

森森毛竹洞,鸡犬有人家。

石髓流溪上,琴声落海涯。

苍松为道士,大药是莲花。

下界闻疏磬,遥遥出暮霞。

(0)

送人返定陶

定陶多往返,君去作丘园。

少伯应留宅,夫人亦有村。

千金羞自致,一剑喜犹存。

且复长岩穴,贫中道更尊。

(0)

代景大夫岁暮客建陵作·其九

平生蹈白刃,浩气四方闻。

片语消群盗,空拳作一军。

宁辞兵事苦,所恨将权分。

安得承嘉惠,还山卧白云。

(0)

代景大夫岁暮客建陵作·其六

渐鬻弓刀尽,囊空直至今。

官贫无岁事,战苦有禅心。

树树峰争出,滩滩水未深。

冰开鱼欲上,垂钓复鸣琴。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