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灵山寺·其二》
《题灵山寺·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松枝人不折,一一鹤巢成。

山翠一天湿,江声两岸平。

无多芳草路,不畏鹧鸪声。

心逐霜钟去,迢迢雁翅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山寺周边的自然景色与氛围,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松枝人不折,一一鹤巢成”以松枝与鹤巢为切入点,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鹤在松枝上筑巢,象征着和平与安宁。接着,“山翠一天湿,江声两岸平”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色与江水的壮丽景象,山色如翠,江水潺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无多芳草路,不畏鹧鸪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纯净,即便是路上的芳草和远处的鹧鸪声也并未打破这份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与喜爱。最后,“心逐霜钟去,迢迢雁翅城”表达了诗人的心境随着霜钟的响起,仿佛与远方的雁翅城相连接,寓意着心灵的远行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出了一幅宁静、和谐而又富有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满江红.题姜冶夫晴郊放犊图

一抹浓阴,恰遮断、溪西茅屋。

只白石、徜徉林下,独驱黄犊。

千涧云迷斜照澹,十围柳卧春波绿。

算眼前、受享几何人,田园福。尘十丈,京华毂。

米五斗,天家禄。尽纷纷金紫,哪如君乐。

扣角无歌栖隐好,耕烟有地平生足。

况神仙、肘后授奇力,能医俗。

(0)

醉太平.秋夜

风声雨声。琼声漏声。作成一片秋声。却教人怎生。

诗随境更。愁随境增。不堪愁绪诗情。终黄粱未成。

(0)

蝶恋花·其一壬戌花朝后三日,喜杨蕊渊二姊枉顾,即次见赠元韵

日午小阑花气扬。弄粉吟香,且喜知音赏。

迎得好风开锦障。许同兰籍名依傍。

秋水冰壶神逸朗。丽句如仙,词格周秦上。

投赠云蓝劳静想。琼瑶愧报酬珠唱。

(0)

念奴娇.西溪词人祠堂落成,与祭,次吷庵韵

寒香初荐,有衣冠入梦,宵魂曾昵。

英气清愁销已尽,赢得溪山片席。

鸥路明边,雁行低处,冉冉秋无极。

烟花难剪,尊前风景犹昔。

应记南渡人来,旧京望断,楼角寒吹笛。

寂寞千秋谁泪洒,剩有红芙露泣。

结集缘深,贪多癖在,不负閒吟笔。

芦中身世,扁舟华发惊白。

(0)

惜红衣.红练

凤尾翩跹,鸦头䍡?,乍拳新竹。

竟体深红,无端入丛绿。

缃桃浸水,应昨夜、瑶池新浴。哀玉。

清脆一声,引金蝉秋曲。黄筌小幅。

生自罗浮,山丹不同族。榴开似火,艳色斗三伏。

可惜桐花凤去,半世耐君幽独。

有赤心人在,莫惹西台痛哭。

(0)

对良人小像泣感

对影依稀恍若君,欲言不语况殷勤。

称觞举案惟形笔,赖是相逢画里人。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