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入梦已多时,乘兴先探绝顶奇。
一路叶埋灵运屐,合山僧待子瞻诗。
云铺半岭村犹霁,雨在高峰客不知。
小竖暗携长笛至,拟登五老向空吹。
匡庐入梦已多时,乘兴先探绝顶奇。
一路叶埋灵运屐,合山僧待子瞻诗。
云铺半岭村犹霁,雨在高峰客不知。
小竖暗携长笛至,拟登五老向空吹。
这首清代诗人钱澄之的《庐山》描绘了作者对庐山的向往与游历之情。首句“匡庐入梦已多时”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庐山美景的神往,仿佛梦境一般萦绕心头。接着,“乘兴先探绝顶奇”写出了诗人兴致勃勃地直奔山顶,想要一探庐山的奇特风光。
“一路叶埋灵运屐”引用了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典故,暗示诗人步履轻快,沉浸在自然之中,仿佛灵运再世。而“合山僧待子瞻诗”则借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望,说全山僧侣期待着诗人的佳作,增添了庐山的文化气息。
“云铺半岭村犹霁”描绘了半山腰上云雾缭绕,村庄在雨后显得清新宁静。最后一句“雨在高峰客不知”,通过写雨还在高处未落,巧妙地传达出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受,以及对未知风景的好奇。
结尾“小竖暗携长笛至,拟登五老向空吹”以孩童的形象和悠扬的笛声,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也预示着诗人即将在五老峰上享受一段悠然自得的时光。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庐山的秀美与诗人的雅兴。
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
身健正宜金印绶,位高方称白髭须。
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
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
故交海内只三人,二坐岩廊一卧云。
老爱诗书还似我,荣兼将相不如君。
百年胶漆初心在,万里烟霄中路分。
阿阁鸾凰野田鹤,何人信道旧同群。
刘桢病发经春卧,谢脁诗来尽日吟。
三道旧夸收片玉,一章新喜获双金。
信题霞绮缄情重,酒试银觥表分深。
科第门生满霄汉,岁寒少得似君心。
遍数故交亲,何人得六旬。
今年已入手,余事岂关身。
老自无多兴,春应不拣人。
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
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
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
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
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