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烦看,六街灯火明如昼。
揭天箫管斗声频,搅得心儿彀。莫道驱愁是酒。
酒醒时、愁还却又。倚閒窗坐,拌得今宵,听残清漏。
碧影荧煌,短檠一点常相守。
知伊才思等欧苏,曾咏传柑否?世上别离尽有。
遍人閒、岂皆聚首?是谁福分,银箔珠楼,此时消受。
不耐烦看,六街灯火明如昼。
揭天箫管斗声频,搅得心儿彀。莫道驱愁是酒。
酒醒时、愁还却又。倚閒窗坐,拌得今宵,听残清漏。
碧影荧煌,短檠一点常相守。
知伊才思等欧苏,曾咏传柑否?世上别离尽有。
遍人閒、岂皆聚首?是谁福分,银箔珠楼,此时消受。
这首《烛影摇红·元宵》由清代诗人余汉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在繁杂喧嚣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复杂情感。
开篇“不耐烦看,六街灯火明如昼”,以直白的语言描绘出元宵之夜,街道上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繁华热闹的景象跃然纸上。接着“揭天箫管斗声频,搅得心儿彀”,通过描写高亢的音乐声此起彼伏,与内心的纷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欢乐又略显烦躁的氛围。
“莫道驱愁是酒。酒醒时、愁还却又”一句,转折点明了主人公对于饮酒解愁的无奈与反思,酒虽能暂时忘却忧愁,但酒醒之后,愁绪依旧如影随形,暗示了内心的深层矛盾和挣扎。
“倚閒窗坐,拌得今宵,听残清漏”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静谧的夜晚,选择独自倚靠窗边,聆听夜深的钟声,试图在喧嚣中寻找一片宁静,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碧影荧煌,短檠一点常相守。知伊才思等欧苏,曾咏传柑否?”这一句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灯火,以“短檠”(小灯)比喻孤独的陪伴,同时借“欧苏”(欧阳修与苏轼)的才华,表达了对才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是否有人能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疑问。
最后,“世上别离尽有。遍人閒、岂皆聚首?是谁福分,银箔珠楼,此时消受。”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聚散,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别离是常态,而能够享受富贵生活的人,或许只是命运的宠儿。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也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个人内心的孤独、挣扎、渴望和平静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我来庚辰初,万里动遐思。
岂不惜薄劣,君命胡敢违。
明明国常宪,奉扬臣之宜。
矧兹荒服外,人心还浇漓。
贿成放以宠,刑政日纷披。
我材本樗栎,所志良不卑。
愿言效前哲,明允人乃依。
舒惨一以理,而敢乘之私。
苞苴与女谒,赫赫天鉴兹。
任重道更远,心役神已疲。
所幸僚寀贤,日夕相夹持。
寡过虽未能,励行真有资。
脂辖忽东往,宁免负乘讥。
诸君并才俊,矫矫麟凤姿。
神尧起唐服,万国开重离。
拔茅忆连茹,以次升鼎彝。
祖鞭谬先着,临岐增忸怩。
把酒不能别,贡言非谀词。
明朝渺南北,曷负同心期。
海客凌扶桑,簸弄红锦湍。
蓬莱坐见水清浅,回波不尽流人间。
左绵山高天阙峙,中有飞泉喷清泚。
烟雾春霏沧海澜,珠玑夜溅星河水。
洒空玉瀑翠微连,瑞霭灵氛散远天。
鸾仪倒映三珠树,花气遥通五色泉。
泉里仙人兰台客,爱把清泠坐朝夕。
濯发行修鸿宝篇,洗心时沃丹砂液。
君曾献赋承明殿,文彩声名满霄汉。
山中注书今几时,彤阁嘉祥待述撰。
谢傅东山各一时,苍生悬恋未云迟。
翛然远与世尘隔,泉壑风流且自奇。
春来泉壑起鸣雷,天上风云百道开。
请看白日烟岚窟,时有游龙行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