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无由归,俯首天禄阁。
君平独西南,抗颜观寥廓。
无猜到沉冥,有故惊寂寞。
用心岂必殊,拘肆事终各。
子云无由归,俯首天禄阁。
君平独西南,抗颜观寥廓。
无猜到沉冥,有故惊寂寞。
用心岂必殊,拘肆事终各。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咏史二首(其二)》中的一联。诗人以汉代学者扬雄(字子云)和占卜者严君平为典故,表达对隐逸与仕途的不同选择的理解。
"子云无由归,俯首天禄阁",诗人借扬雄无法回归田园,只能在朝廷任职的境况,暗示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君平独西南,抗颜观寥廓",则描绘严君平独自在西南之地,保持高洁之态,纵目远望,享受孤独与宁静。
"无猜到沉冥,有故惊寂寞",诗人认为严君平的选择并非出于猜忌或逃避,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他甘于寂寞,坚守自我。"用心岂必殊,拘肆事终各",最后两句点明,尽管两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但用心之处并无高下之分,只是个人志向和选择各异。
总的来说,这几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曾巩诗歌的理性和人文关怀。
乐方难具陈,时复从儿嬉。
及晡理钓竿,起行芦之漪。
小雨不作难,好风来无倪。
信手忽有得,一寸具鳞鬐。
童稚竞欢哗,我亦微拈髭。
意适无大小,手眼殊忘疲。
一盂暂为盛,携归供盆池。
家人闻得鱼,逼观色都怡。
陋哉韩文公,即事多涕洟。
作诗赠侯喜,较量铢与锱。
横江遮紫鳞,亦复宁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