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桃根总不如,江山清怨却踌躇。
碧云无际风潮晚,独倚船舷读道书。
桃叶桃根总不如,江山清怨却踌躇。
碧云无际风潮晚,独倚船舷读道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内心情感的微妙波动。
“桃叶桃根总不如”,开篇即以桃叶、桃根作比,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之情。桃叶、桃根虽是常见的植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难以超越的美好象征,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极度喜爱和赞美。
“江山清怨却踌躇”,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清怨”并非哀怨之意,而是指江山之美中蕴含的某种深邃情感,让人心生感慨。而“却踌躇”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犹豫与不舍,仿佛在欣赏的同时,也陷入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思考之中。
“碧云无际风潮晚”,这一句通过描绘广阔的天空与海面,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宁静的氛围。碧云与无边的风潮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为后文的抒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独倚船舷读道书”,最后两句将诗人的形象置于画面之中,他独自一人倚靠在船舷上,手中捧着道书,似乎在阅读,又似乎在冥想。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超然,也暗示了他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与精神寄托的过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与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天卷残云,漏传高阁,数点萤流花径。
立尽屏山无语,新竹高槐,乱筛清影。
看画扇,罗衫上,光凝月华冷。夜初永。
问萧娘、近来憔悴,思往事、对景顿成追省。
低转玉绳飞,淡金波、银汉犹耿。
簟展湘纹,向珊瑚、不觉清倦。
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
南山改旧陇,北山开新茔。
行人路上总称好,谁其相者王先生。
王先生,双眼明,吾闻其语心为惊。
江山随运有迁改,人物乘机分重轻。
指挥能事覈元化,何必长抱青囊经。
嗟余独居环堵室,每一见之长叹息。
君家科第旧闻名,自经世变嗟何及。
河南南阳多贵人,长平坑卒无哭声。
星翁筮史常相过,专门坚白吾何凭。
衡岳由来凌绝顶,青山有尽云无尽。
更百千年似眼前,春蚕毕竟谁为枕。
东家求富西厌贫,倒屣相迎如父兄。
伯牙抱琴子期听,倾人意气轻千金。
秋风江上君重到,为君沽酒开怀抱。
杏花春早日边开,松树岁寒雪中老。
山压长江,流不尽、滔溜深碧。
形胜地、以江为堑,以山为壁。
兵府旧分城上下,人家新住城南北。
说当年、天马入川时,皆传檄。市不易,居如昔。
龙已去,攀何及。问人人能道,圣朝恩德。
蕞尔南州成底事,宛然上将劳吾敌。
看红尘一骑捷书来,来春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