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呜蝉》
《呜蝉》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芳草久已歇,星火奄向中。

日暮玄鸣蝉,岁华坐将空。

轻举尘壤外,逍遥神仙同。

岂伊感时节,悲啸临长风。

夕露鲜馀润,炎飙成蕴隆。

清虚浪自足,高饿亦云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先,“芳草久已歇,星火奄向中。”这两句以“芳草”和“星火”为意象,分别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芳草的凋零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而星火的暗淡则预示着夜晚的降临,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万物变换的氛围。

接着,“日暮玄鸣蝉,岁华坐将空。”日落时分,蝉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的“玄鸣蝉”不仅指蝉的叫声,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随着蝉鸣的响起,一年的时光似乎就要耗尽,给人以深深的无力感。

“轻举尘壤外,逍遥神仙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尘世束缚,追求自由与超脱的心愿。他想象自己能够像神仙一样,远离凡尘,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或逃避。

“岂伊感时节,悲啸临长风。”诗人并非单纯因为季节更替而感到悲伤,而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促使他面对自然界的变迁,发出悲叹。他站在长风之中,用悲啸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反应,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

“夕露鲜馀润,炎飙成蕴隆。”傍晚的露水虽还带有几分湿润,但炎热的风却已经积蓄了力量,预示着夜晚的凉爽即将被白天的酷热所取代。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冷暖交替的规律,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清虚浪自足,高饿亦云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静与虚空的追求,以及对高处不胜寒的感慨。他认为,尽管追求清静与虚空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但在高处却会感到孤独与寂寞,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六贤祠成诗以志之六贤者寇苏苏李赵胡

诗云景行止,不朽立三尔。

我观宋室贤,投荒接踵肩。

未能召寇老,安得天下好。

海角求二苏,眉山草木枯。

中兴失李赵,炎兴孰建绍。

南朝一丈夫,终归忠简胡。

悠悠五百岁,此日明开继。

千载一堂孚,闻风谁与俱。

(0)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八

耐可狂歌度日,何须溅泪惊时。

举头日月光近,在手乾坤嘿持。

(0)

敕谕再至改督为视漫赋二章·其一

彤弓三载愧时藏,白旆秋来动晓章。

遂许驱驰同桨率,所忧付托转徊徨。

乘势自可趋兵进,两立终难令武扬。

臣力臣躬今未已,何人脩我速偕行。

(0)

重葺山居十绝·其七

行吟不外数峰间,深谷无人鸟共还。

更获渔樵成此舍,忽忘云树是他山。

(0)

禊日春雨初宿西月微明思从中来漫成九绝·其六

山色看看翠,松风听听清。

眼中无俗韵,谷内有禽声。

(0)

移居蓬罗七绝·其六

一片春山绿似醅,几多烟景白如皑。

为谁悦己时相向,淡扫浓妆百样裁。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