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烛影摇红·其五寿嗣荣王》
《烛影摇红·其五寿嗣荣王》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烛影摇红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

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掌上龙珠照眼。

映萝图、星晖海润。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

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

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净洗红尘障面。

贺朝霖、催班正殿。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界的宴会,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一句,设定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天上的桂花飘香,王母宫中的花卉簇拥,宴席上洋溢着千年的欢乐。紧接着的"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则是对这一场景的进一步描绘,王母笑容可掬,亲手采摘仙桃,与琼浆玉液相映衬。

"掌上龙珠照眼。映萝图、星晖海润"一句,继续强化了这种超自然的氛围,龙珠在手,如同明镜般照亮双眼,而映萝图和星光海面则是仙境中的景色。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这里的蓬莱山本是神话中的仙岛,此处则被描绘成宴会的一部分,水浅而见底,秋日的清明与银河相呼应。

"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一句,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对时节的提醒,引出了接下来的宴会场景。这里的宝月即将升起,晚霞如钩挂在西边的帘幕上,而时间尚未到十日,便已是中秋佳节,仙人们争相欣赏这满天的明月。

"净洗红尘障面。贺朝霖、催班正殿。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最后一段,则是对宴会结束后的场景描写。仙人们在宴会中洗涤凡尘的烦恼,回到天界后,又是一番庆贺和催促班次的热闹,而紫府中的筵席重新开始,瑶池边上则有劝酒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宴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哭旅儿·其五

赚我十九年,欠汝泪万行。

承此万行泪,为儿奠一觞。

儿生于慈湖,殁乃在金阊。

中间鄂渚游,曾未识梓桑。

行觅一抔土,送儿归故乡。

当与汝长兄,埋骨登蒿邙。

庶汝小兄弟,泉下相扶将。

朝游傍青林,夕啸依白杨。

傥犹恋庭闱,同来侍吾劳。

呜呼我阿寄,汝今在何方。

家人或汝悲,时过亦渐忘。

独有汝母心,积久弥摧伤。

摧伤岂能久,双鬓今已苍。

老者幸尚存,少者胡遽亡。

呜呼我阿寄,天意真茫茫。

(0)

次韵绚霞嫂行次泾南见怀

人间最苦是别离,一别如何遂二期。

天边鸿雁忽飞至,新诗慰我长相思。

既言怀才如谢女,又言佩德同班姬。

感君期望意良厚,初七下九徒荒嬉。

忆自五华一挥手,无复领略书画诗,惜哉相思不相见,长夜魂梦空奔驰。

我居蒲门已二载,山城地僻多蛮夷。

今忽闻君赋行役,蒲帆日挂河之湄。

暮云春树望不极。恍从落月窥芳仪。

见何难兮别何易,珍重迢迢双鲤贻。

(0)

晓发梅塘寄怀家姊

紞如津鼓歇,舣舟泊村岸。

野犬声渐微,荒鸡夜过半。

霜华压篷背,冷露汀草漫。

居人方梦酣,行子已戒旦。

晓风袱被寒,戢戢听解缆。

其时月未堕,斗柄光犹烂。

菰芦响萧瑟,秋虫续发断。

时危互戒惧,夷险路难判。

篙师贪程发,吾心忧丧乱。

扬舲过浦溆,渐见东方灿。

晨光暧熹微,晞发宿雾散。

谁念去乡国,吁嗟违亲串。

眷言同怀人,云中君不见。

(0)

秋窗夜课风雨鸣檐百端交集凄然成咏·其四

回首殊风景,惊心感奈何。

关山驰羽檄,荆棘没铜驼。

变徵吴歈促,幽忧杞国多。

寒窗镫欲烬,诗思尽蹉跎。

(0)

杂诗·其二

招摇犹在北,明河影西沈。

徬徨下前除,清风吹衣襟。

露蛩栖衰草,华月明高林。

流光入虚室,照我素弦琴。

《大雅》不可作,抗节自哀吟。

(0)

秋怀·其五

凝霜凋兰蕙,白露被荆榛。

好恶殊以何,零落同秋旻。

天地无终极,物理难长存。

持此有时躯,而怀常苦辛。

始知至人德,乐道在守真。

营魂不自慰,毕景岂再晨。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