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陇山》
《陇山》全文
清 / 谭嗣同   形式: 古风

古来形家者流谈山水,云皆源于西北委于东。

三条飞舞趋大海,山筋水脉交相通。

我谓水之流兮,始分而终合,夫岂山之峙兮,愈歧而愈弱。

吁嗟乎,水则东入不极之沧溟,山则西出无边之沙漠。

错亘乾坤萃两隅,气象纵横浩寥霩。

昔我持此言,密默不敢论。

足迹遍陇石,了了识本原。

陇石之山崛然起,号召峰峦俱至此。

东南培塿小于拳,杂沓西行万馀里。

渐行渐巨化为一,恍若朝宗汇群水。

其上宽广不可计,肉张骨大状殊异。

欲断不断势相蹙,谁信人间犹有地。

譬如亡秦以上之文章,鼓荡寥天仗真气。

不复矜言小波磔,横空一往茫无际。

策我马,曳我裳,天风终古吹琅琅。

何当直上昆仑巅,旷观天下名山万叠来苍茫。

山苍茫,有终止。吁嗟乎,山之终兮水之始。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谭嗣同的《陇山》,通过对陇山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观和哲理。诗人以形家之说开篇,描述了山水从西北流向东方的壮观景象,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河流如龙飞舞、山脉与水脉交织的壮丽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水的源头分散最终汇聚,暗示山虽然分支众多但力量逐渐减弱,以此寓言人生的起伏和宇宙的规律。他进一步强调,水向东流入大海,山向西伸展至沙漠,天地间山水错落,气象宏大。

在实地考察后,诗人更加确信自己的观察,认为陇山虽起于陇石,但最终与东南低矮的山峦汇合,形成磅礴之势,象征着众流归海的宏大气象。他将山的形象比喻为秦朝以前的文章,充满真气,不拘小节,横空出世。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攀登昆仑顶峰,俯瞰天下群山的向往,寓意着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理想。整首诗以山水象征人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深沉的人生哲思,体现了谭嗣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谭嗣同

谭嗣同
朝代:清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猜你喜欢

童谣

阿房阿房亡始皇。

(0)

书斋即事六言一首大云特索余书故书之

径远松篁蓊郁,日长庭院清虚。

大贵莫过学道,至乐无如读书。

(0)

山中居

山人独向山中居,风雨不庇三椽庐。

短衣破帽家无储,形忘意适心自娱。

挂壁拄杖悬珊瑚,鬼神遁迹蛟龙趋。

眼前不识为妻孥,生平岂解躬耕锄。

黄精采苗供晓餔,碧溪饮泉倾瓠壶。

行歌紫薇眠枕书,梦游沧海坐钓鱼。

云雾烟霞同卷舒,狙猿麋鹿相惊呼。

颠崖苍苍日欲晡,举手拊掌笑挽须。

起望八极吞五湖,乔松在足凭空虚。

有客跨鹤来须臾,庞眉皓齿当坐隅。

绮语唾落飞明珠,翻身别去登康衢。

寄言击壤人有无,茅茨风俗今何如。

(0)

大江

夏后道九川,江源起西极。

想当疏凿际,毫发无遗力。

奔流赴东海,吐纳潮与汐。

万古天堑雄,汹涌限南北。

时秋八月望,烟雾四开辟。

皓月丽中天,华星列东壁。

俯击乱流楫,仰送抟风翮。

眼空牛渚舟,气傲南楼席。

平生临深戒,所至每兢惕。

此夕独疏狂,四顾无与敌。

风伯引轻帆,百怪皆辟易。

前瞻狼五山,亭亭倚秋碧。

(0)

和何得之岁暮见寄

篱下菊斑斑,犹能傲岁寒。

春风谁主宰,客梦自清安。

此老怜才乏,何人惜夜阑。

管宁如可友,浮海竟谁叹。

(0)

题毗陵承氏家藏古钱

我观《泉志》颇识钱,古今钱品不一传。

历山铸金史靡纪,泉府职币开其前。

五铢半两日以变,榆荚鹅眼争相缘。

重轻子母信有制,周郭肉好俱完全。

吾知圣人利世用,要在百货得懋迁。

农夫红女寘不易,尺布斗粟储为渊。

嗟哉后王弊自此,竟使匹庶握利权。

剪皮凿鍱伪莫禁,执签障簏悭称贤。

国储何当调度足,民食矧是齑盐先。

潜交鬼神欲著论,臭衒富贵仍开廛。

冶卒铜工各鼓鞴,偏炉盗铸多烟烻。

一朝变通别改币,馀尽沉朽徒埋船。

承君好古此收拾,宝玩有若编埒然。

大贝南金特啬厚,元圭博璧同瑛鲜。

汉官受一洁簠簋,晋士挂百酣杯棬。

白水真人笑有谶,上清童子猜非仙。

古钱勿用幸久聚,古货难卖空精甄。

时能抚摩却秽梦,坐与饕浊收馋涎。

世间万物裹可尽,床脚一瓮踏欲癫。

试看营室锁星处,何似扬州骑鹤年。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