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全文
明 / 袁宗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襕著破换青衫,归去山斋自在眠。

医俗止留千个竹,买闲先卖一区田。

携妻烧笋旋沽酒,避客浇花自引泉。

怪得新诗奇僻甚,苦吟骨削类枯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首句“白襕著破换青衫”,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退隐后,换上更为朴素的衣着,体现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接着,“归去山斋自在眠”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选择回归山林,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医俗止留千个竹,买闲先卖一区田”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和“田”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表达了主人公通过种植竹子来改善世俗风气,以及通过出售田产来追求清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携妻烧笋旋沽酒,避客浇花自引泉”描绘了主人公与家人一同享受自然之乐的场景,通过“烧笋”、“沽酒”、“浇花”、“引泉”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展现了他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一句“怪得新诗奇僻甚,苦吟骨削类枯禅”,则揭示了主人公之所以创作出风格独特、内容深邃的诗歌,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诸多磨砺,内心经历了深刻的思考和反省,如同枯禅一般,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到山林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袁宗道

袁宗道
朝代:明   字:伯修   籍贯:荆州府公安   生辰:1560—1600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你喜欢

观山寺四首·其三

颇识浮生幻,幽寻不记踪。

地同离垢国,人在妙高峰。

云起移前嶂,谷虚答暮钟。

过临泉穴坐,清咏起蟠龙。

(0)

赋得淡泉歌赠张君

里内张君生绰约,雅抱似欲翔寥廓。

家学早传张仲景,前身应是孙思邈。

曾饮长桑上池水,视脉还如睹三膜。

投剂几回死转生,救人何啻饥连渴。

不将蓬蔂异高门,当关百唤百不诺。

吾衰归卧衡庐交,反关谢客门罗雀。

三径荒芜竹树新,惟君来往穿林薄。

借问张君何所嗜,生爱清泉恬自乐。

神方不藉九转丹,淡尽凡情即仙药。

(0)

欲游方广寻朱张旧迹以积雨阻遂别衡岳西去作长短句

夜卧兜率宫,朝返络丝渡。

回瞻七十峰,峰峰蔽云雾。

忽然风捲重云开,紫盖朱陵似相顾。

遥观祝融隔层穹,空忆昨日经行处。

今日非昨日,人间异天路。

余本烟霞人,尘网宁自锢。

金简粗探虞夏文,莲花未蹑朱张步。

游踪苦被阴霾隔,元关莫藉仙源度。

我闻峨嵋之山高入天,上有灵仙不知数。

即今不复倚踌躇,驱车且向西游去。

重来拟结魏元君,不似桃源迷去住。

(0)

自新安江至钱塘舟行绝句·其十一

薄云寒日澹山晖,连夜东风作雪飞。

腊意匆匆归棹懒,富春江上客帆稀。

(0)

送项不损之燕

十年长路客心惊,此日春风送子行。

汶上梨花飞雪尽,济滨杨柳著烟轻。

逢时岂必因杨意,对策还应学贾生。

一往三年弹指过,故人拭眼看飞鸣。

(0)

别冀康川进士口号

秋风七月动燕关,云散金台游子还。

欲上高楼重愁思,海涛东望阻天山。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