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云不到飞狐口,朔雪来从累雁门。
仗节仍烦凿空使,乘槎径取浊河源。
南云不到飞狐口,朔雪来从累雁门。
仗节仍烦凿空使,乘槎径取浊河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景象和对人物的描述,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壮阔的边疆风貌。首句“南云不到飞狐口”,以南云的不可抵达,隐喻南方与北方的隔绝,飞狐口作为北方的一个重要关隘,强调了边界的严酷与遥远。接着,“朔雪来从累雁门”一句,以朔雪自雁门关而来,渲染出边塞的寒冷与荒凉,雁门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其形象在此被赋予了更多历史的厚重感。
“仗节仍烦凿空使,乘槎径取浊河源”两句,则转向对人物的赞颂。其中,“仗节”指持节出使,代表使命的庄严与责任的重大;“凿空使”则借用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象征着远征与开拓的精神。而“乘槎”则是引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暗喻出使者如牛郎般跨越重重困难,直达目的地。最后,“径取浊河源”既是对出使者的赞美,也寓意着他们将深入源头,探寻真相或解决问题的决心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出使者的赞颂,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国家边防安全的关切,以及对于勇敢探索未知、不畏艰难险阻精神的推崇。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
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省中地禁清昼长,侍史深注熏笼香。
荣名挽公公不住,东皋归去栽花忙。
毵毵华发映朱绂,同舍半已排云翔。
正如少陵入严幕,本自不用尚书郎。
向令封侯佩金印,不然草诏直玉堂。
万钟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
乐天十年履道宅,赞皇一夕平泉庄。
公看富贵定何物,一笑乃复坐此妨。
东皋乐哉日成趣,簪花起舞当自强。
知公能容贱子狂,请赋式微之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