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潘伯寅侍郎极乐寺看花图卷》
《题潘伯寅侍郎极乐寺看花图卷》全文
清 / 张之洞   形式: 古风

西郊密春云,出门澹尘虑。

陟原得清旷,即麓转盘互。

㶁㶁循澄流,霭霭见嘉树。

南直贝子园,北眺西涯墓。

郁郁鬘陀林,诸天散香雾。

乔干肤皵茧,灌丛容妍嫭。

哲王珠榜书,经师松牌句。

侍郎敬爱客,于野集簪屦。

鸣珂傔从屏,行厨觥筹具。

所憾期集迟,绛雪纷委路。

抚柯惓胜赏,驻景托绢素。

前游值始华,嘉会我未与。

后游已烂漫,良辰薄春暮。

令姿少长年,畸士艰良遇。

主僧笑我愚,狂华扰真悟。

请图镇山门,永敕善神护。

俯仰成今昔,兴怀等禊序。

秾华有枯菀,妙墨无朽蠹。

授简不能辞,窃比寒具污。

(0)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诗人张之洞题写在潘伯寅侍郎极乐寺看花图卷上的作品,描绘了春天郊游的景象和对佛法禅意的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外的清新景色,如密布的春云、清澈的溪流、繁花似锦的贝子园和郁郁葱葱的佛林。诗人还提到了贝子园中的历史遗迹,以及侍郎潘伯寅的雅集活动,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诗人感叹未能亲历初春的盛会,但对后游的烂漫景象仍心生遗憾,认为美好的时光易逝。他以"畸士"自比,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欣赏画卷的同时,诗人也领悟到繁华与寂灭的无常,希望将这幅画作为寺庙的守护,永久留存美好。最后,他以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无法用华丽的辞藻来完全表达画中的意境,但仍愿以拙笔记录下这份美。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张之洞作为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之洞

张之洞
朝代:清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猜你喜欢

过洞庭湖得风寄李使君

洞庭午前湖水平,洞庭午后风浪生。

片帆出没树叶小,一身恍惚鸿毛轻。

浮云黯黯结新暝,白日杲杲笼微晴。

故人饮我酒未醒,回头不见巴陵城。

(0)

老姊自镇海至

小兜千里至,相见喜还悲。

灯火怜今夕,仪容异昔时。

家贫供亿薄,行苦鬼神知。

煮粥吾应会,焚须不敢辞。

(0)

冬夜和贾汝阳韵

独坐不成寐,夜深天欲霜。

炉薰生细缕,灯晕结寒光。

世事鬓毛短,客怀更漏长。

引杯聊自酌,非是为诗狂。

(0)

叠前韵别诸同官

千里各有适,一官偶同居。

登舟思共济,幸脱风波馀。

南宫在何处,山川邈以纡。

戒行在今朝,酌酒向前除。

欲发宁无言,为君转踌躇。

教化尚蹇涩,囹圄未空虚。

所忧远且大,不但及簿书。

赵国重九鼎,赖有蔺相如。

毋为蚌鹬持,以利归若渔。

(0)

后感兴六首·其一

种莲大华颠,种禾玉山趾。

不为烟火食,咀嚼天地髓。

天风起寥邈,吹我云中履。

我履云中行,去世千万里。

(0)

十月廿六日病以酒下木香散立愈

何处堪寻却老方,等閒只有太和汤。

调中即是仙丹母,行血真为圣药王。

八节寒温都可禦,一时忧喜便相忘。

莫将安乐窝中老,错比南朝达士狂。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