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灵雨至,萧飒暗飞声。
风急摇秦树,云深护汉京。
楼前千幛合,天际百泉鸣。
颇惬渔樵计,沧浪无限情。
忽闻灵雨至,萧飒暗飞声。
风急摇秦树,云深护汉京。
楼前千幛合,天际百泉鸣。
颇惬渔樵计,沧浪无限情。
这首诗《喜雨》由明代诗人李英所作,描绘了雨降临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首句“忽闻灵雨至”,开篇即以“灵雨”二字,赋予雨水以神秘而珍贵的色彩,暗示这场雨的到来对大地和万物具有特别的意义。接着,“萧飒暗飞声”描绘了雨落时的声响,虽是“暗飞”,但其声音却清晰可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风急摇秦树,云深护汉京”两句,通过“风急”与“云深”的对比,展现了风雨交加的场景。秦树在风中摇曳,汉京被云雾环绕,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也隐含着历史的厚重感。
“楼前千幛合,天际百泉鸣”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楼前的山峦在雨中汇聚,天边的泉水在雨声中回响,这样的景象既壮观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颇惬渔樵计,沧浪无限情”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喜雨的喜悦之情。对于渔人和樵夫而言,雨水不仅带来了生机,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因此他们对此感到满足和快乐。同时,诗人借“沧浪”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