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抛渡未尝惊恐次公安舟为疾风倒吹几不能返自江行未尝阻风将次沙市风留三日》
《自抛渡未尝惊恐次公安舟为疾风倒吹几不能返自江行未尝阻风将次沙市风留三日》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古风

常时抛渡如不知,公安浪高船倒吹。

数月江程绝无阻,一舍沙头风泊之。

因行逢触发深省,无事安平人不领。

要知忧乐自相形,天马抬头见鞭影。

(0)
翻译
平时过河就像没察觉,江水汹涌船只被吹翻。
数月的江上行程毫无阻碍,一到沙滩就停靠下来风中停留。
行走间偶遇之事引发深思,平常人心态平稳无人领会。
要知道快乐与忧虑各自显现,如同天马看到鞭影自然昂首。
注释
常时:平时。
抛渡:过河。
公安:江水。
浪高:汹涌。
船倒吹:船只被吹翻。
江程:江上行程。
绝无阻:毫无阻碍。
一舍:一地、一处。
沙头:沙滩。
风泊:风中停留。
触发:引发。
深省:深思。
无事:平常。
安平:心态平稳。
人不领:无人领会。
忧乐:快乐与忧虑。
自相形:各自显现。
天马: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抬头:昂首。
见鞭影:看到鞭子的影子(象征激励或指引)。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驶于波涛汹涌的江面,抛锚渡河时对来去自如、波澜壮阔景象的感慨。首句“常时抛渡如不知”表达了诗人对这类经历已司空见惯,不再感到惊恐或新奇的情状;“公安浪高船倒吹”则形象地描绘了舟行于风浪之中的险恶情景,舟如被强风所倾覆。接下来的“数月江程绝无阻,一舍沙头风泊之”说明尽管旅途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障碍,但最终都能顺利克服,继续前行。

诗人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悟体现在“因行逢触发深省,无事安平人不领”一句,这表明他在旅途中不仅体验了自然的威力,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人们往往在平静无忧时难以感受到这些哲理。

最后,“要知忧乐自相形,天马抬头见鞭影”则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比如天马(即云中的幻象)能够意识到悲欢离合的交织,以及生命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波折和挑战。这里的“鞭影”既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也暗示着生活中不断的驱策与激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行之艰险与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旅途中的感悟和思考,以及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四

上山势似难,登顿从无失。

下山势不留,往往多差跌。

一跌幸无伤,雪后铺如茵。

人驴同扶起,扑雪如扑尘。

(0)

初七日去大营拟寄城中诸友

十万冤禽仗此行,谁知乞命事难成。

包胥已尽滂沱泪,晋鄙惟闻嚄唶声。

自古天心悭悔祸,虽余人面错偷生。

一身轻与全家别,何日残魂更入城。

(0)

卢生祠题壁·其一

一枕黄粱梦太长,是因是想总荒唐。

人生自有天伦乐,不作神仙也不妨。

(0)

台湾纪事诗

忆从闽海逐浮鸥,仰愧元珠浊水求。

蛮语未参宣武幕,月明空吊庾公楼。

谈瀛有客搜奇句,破浪何年补壮游。

应笑张骞多凿空,欲将邹衍问神州。

(0)

归路

匆匆晓起放归舟,两岸霜痕满目秋。

指点遥村疏树外,依稀塔影是通州。

(0)

偕张方伯樵野琴台秋禊·其一

银潢界西隅,逸踪袭二七。

穆若眄昌辰,祓絜将阶吉。

翠漪绰奇态,雕云绚天质。

哲牧喟萧序,簿领劳丹乙。

迢递琴台期,夙翰召灵匹。

造櫩琼裾翔,中座组佩溢。

雪藕羞轻丝,冰菱荐文实。

桂醑既射越,兰蒸复沤苾。

凉苔雨逾滋,寒花晚更密。

拘解疏属年,趣协沧洲日。

游盘惜晷遽,欢浃忘景毕。

何事拊牙徽,水木自明瑟。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