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无上源,清泉无下尾。
-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奇妙景象,通过“高梁无上源,清泉无下尾”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界无穷无尽、循环往复之美的赞叹。
“高梁无上源”,这里的“高梁”并非特指某种植物,而是泛指高山或高地。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高山之巅的水源似乎没有源头,仿佛是自然界的尽头,却又在不断地涌现,展现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美。“无上源”强调了水源的无穷与不可穷尽,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紧接着,“清泉无下尾”则将视角转向了清泉。清泉从高处流淌下来,其源头虽不可见,但其流经之处却永不停歇,仿佛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泉水的清澈与源源不断,更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界的永恒循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无限魅力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循环不息的哲学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命之谜的和谐统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烧香寺
暑热不可度,须此日暮凉。
况尔得佳友,共约栖禅房。
行吟发幽兴,空阔入水乡。
萧散意自适,轻风动衣裳。
谁欤远有望,烟影生冥茫。
已复入古寺,树色交青苍。
虚廊绝蚊蛾,可近灯烛光。
莲花生清池,静坐乃闻香。
尊卑就次序,肴核罗杯觞。
嗟此坐中人,声名托文章。
云霄纵高步,山林倏潜藏。
况遇知己饮,豁达倾肺肠。
抚掌发一笑,神思惊轩昂。
酣歌兴未已,下趁青苔荒。
仰视天无尘,素月升东墙。
百年亦如寄,万事何其长。
慎勿忘今夕,嘉话连僧房。
插柳
曾记来时割伏雌,相思头绪乱如丝。
自怜春尽腰肢瘦,更向庭前插柳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