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
雨后千林争起色,月中片石怯生寒。
更无金锁惊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
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
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
雨后千林争起色,月中片石怯生寒。
更无金锁惊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
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石塘岭鹦鹉岩(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天地之间,想要表达心声却难以言喻的情境,于是选择在空山中收敛自己的才华与志向。通过雨后林木竞显生机和月夜岩石生寒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静谧的美。金锁象征着束缚与限制,而“清音落暮滩”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声音在晚滩上回响。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边城留下了幻象般的痕迹,而陇西的树木已凋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我欲铭研几踟蹰,前光后辉愧弗如,安得好句鸣琼琚。
绿鬓卢郎才思雄,涤研题诗云蓬蓬,我则奚堪徒怔忪。
由来文章千古事,清容町畦岂易至。
闻道登坛夺纛年,研溪夜夜孕青莲。
大儿奎章虞道园,小免中司马石田。
鸥波王孙仅随肩,左右先后研席间。
此后拓落向阿谁?
蓬飘梗泛定堪悲,清容魂魄亦安归。
我今冉冉益荒学,合六州铁不铸错。
研中光气方氤氲,但当为君拂拭勤,代兴之语恶敢闻。
越州之水如镜清,宵分偶为道墟行。
中田历乱飞流萤,不闻人声闻蛙声。
新芙蕖叶大于盖,扣舷而歌何泠泠。
舟人遥指称山近,乔木十丈参苍冥。
侍郎讲堂高尺五,重席曾传念台经。
星移物换此事辍,异军化为苍头营。
火攻都督亦健者,愚公那得与山争。
沙虫猿鹤共一叹,不知几度惊山灵。
侍郎飘然蜚遁去,首阳故址伤我情。
年来四海为家久,高陵宿莽连云平。
但见称心寺宇遥突兀,暮钟徐动梵火明。
何来寒芒赤于电,将无大金夫人之神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