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心上人房因赠·其二》
《宿心上人房因赠·其二》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射虎将军后,秋风弩蹶张。

如何明性觉,倏忽变行藏。

束缚悲余老,功能羡汝长。

玩花台不见,洒涕一凄凉。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宿心上人房因赠(其二)》。诗中以“射虎将军”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秋风中猎户张弓待发的画面,随后笔锋一转,探讨了生命中的“明性觉”与“行藏”的关系,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感慨。

首联“射虎将军后,秋风弩蹶张”,以“射虎将军”比喻勇猛之人,秋风中张弓待发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力量与时机的结合,预示着某种行动即将展开。

颔联“如何明性觉,倏忽变行藏”,则深入探讨了个体在面对生命变化时的内心觉醒与适应。这里的“明性觉”指的是对自我本质的深刻认识和觉醒,“倏忽变行藏”则描述了人生境遇的瞬息万变,强调了个人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

颈联“束缚悲余老,功能羡汝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通过“束缚”这一形象化的表述,反映了自己在岁月面前的无力感,同时又羡慕年轻事物的生机勃勃,体现了对青春活力的向往与珍惜。

尾联“玩花台不见,洒涕一凄凉”,以“玩花台”象征美好时光的消逝,而“不见”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忆与失落。诗人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大阅兵海上·其四

新开帷幄控朝宗,万里波臣老折冲。

海气抱吴遥似马,阵云含越总如龙。

中流鼓应潮声叠,下濑戈回日影重。

自有长缨堪报主,谁言白雉竟难逢。

(0)

许殿卿擢左史

万里䄡帷逗主恩,长裾一再历寒温。

诸侯宾客梁园盛,帝子官僚相国尊。

谁为从旁骖驷马,自应虚左过夷门。

况兼词赋凌云气,汉署风流可更论。

(0)

春夜许使君集送江生过谒李伯华太常江善鼓琴因句及之

君家綵笔美名齐,客里瑶琴重解携。

抱膝自高梁甫调,绝弦空老雍门啼。

冰开华馆三鱼集,月出春城五马嘶。

近报太常深作事,相逢应共醉如泥。

(0)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二

不尽寒云外,青峰落照多。

秋阴生大卤,木叶下滹沱。

巨壑藏风雨,飞梁挂薜萝。

重关三辅地,跃马意如何。

(0)

古意·其四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

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

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

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0)

录别·其十

昭昭秋素景,明月涵金华。

清酒照朱颜,中堂发高歌。

游子在外单,结交常苦多。

别离动白头,人生复几何。

悲风摇枯林,严霜携女萝。

新知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