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风致落谁家,晚雨疏疏点物华。
粤客能无泉石兴,陈山虚耸海天涯。
诗眸自合评秋色,篱菊何为未放花。
最爱碧空云尽后,月明香荐木犀茶。
重阳风致落谁家,晚雨疏疏点物华。
粤客能无泉石兴,陈山虚耸海天涯。
诗眸自合评秋色,篱菊何为未放花。
最爱碧空云尽后,月明香荐木犀茶。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重九日》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重阳风致落谁家,晚雨疏疏点物华”以设问开篇,将重阳节的特色风致与晚雨轻轻洒落在万物上的景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里的“物华”既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珍视。
颔联“粤客能无泉石兴,陈山虚耸海天涯”转而表达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粤地的客人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依然怀有对山水之美的向往;而陈山仿佛矗立在海天之间,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牵挂与憧憬。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颈联“诗眸自合评秋色,篱菊何为未放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的眼睛如同诗人的灵魂,能够欣赏并评价秋天的景色之美。然而,篱笆旁的菊花为何迟迟不开?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或许是对某些期待或美好事物未能如愿的感慨。
尾联“最爱碧空云尽后,月明香荐木犀茶”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在云散星现的碧空中,一轮明月高悬,香气扑鼻的木犀茶成为诗人享受这份宁静时刻的最佳伴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特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友情、期待与满足等多重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位诗人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晨下蓬莱宫,言访瀛洲君。
瀛洲咫尺地,东与东华邻。
结宇非崇高,潇洒净埃氛。
虽无弱水限,门绝尘俗人。
金葩间瑶草,阶戺扬清芬。
琼简兼赤书,充列太古文。
常时白玉堂,飘拂来清真。
相与共玄谭,造诣精入神。
盘出枣如瓜,森侍皆凤麟。
意超紫霞表,道匪玉局抡。
旷视六合内,逍遥任大钧。
荆山有美璞,巴蜀多名材。
此物信为奇,攻治亦难哉。
匠石得其良,宝就成层台。
胡为用匪人,坐此斲削乖。
既自玉之玷,还为木之灾。
而况上天工,理代必汝谐。
餗覆良可虑,栋挠谅难陪。
所以虞周圣,登庸必贤材。
轻风皱瀫,稚雨烘烟,小院嫌岑寂。燕归曾识。
剪芳痕、依旧草昏南陌。分来国色。
都不管、寒香狼藉。空几度、阴晴费了,染成一庭碧。
屈指韶光堪惜。艳冷辉迟,喜花期兹日。
风信迢遥,更倡条、嫩叶数番消得。听残玉笛。
临画槛、杏杉吹湿。怅无憀、远黛轻柔,薄恨依然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