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快逢晴,蒸然暖气生。
已嫌皮服重,无恙布帆轻。
候与风俱疾,春和地共迎。
绿皋新水足,所喜利初耕。
泽国快逢晴,蒸然暖气生。
已嫌皮服重,无恙布帆轻。
候与风俱疾,春和地共迎。
绿皋新水足,所喜利初耕。
此诗描绘了江南地区春日暖阳初照的景象,洋溢着浓厚的春天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季节变换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泽国快逢晴”,开篇点题,表达了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泽国即指多水的低洼地区,在晴天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接着,“蒸然暖气生”一句,生动描绘了阳光普照下,大地回暖,空气里弥漫着温暖的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暖流包围。
“已嫌皮服重,无恙布帆轻。”这两句通过人物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舒适。在寒冷的冬季,厚重的衣物让人感到束缚,而如今春风吹拂,即使是轻薄的布衣也足以应对,连行船的帆都显得格外轻松自在。这种由内而外的轻松感,体现了春天带来的愉悦与自由。
“候与风俱疾,春和地共迎。”春风与季节一同加速,迎接春天的到来,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候”既指时间的推移,也暗含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欢迎。
最后两句“绿皋新水足,所喜利初耕。”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新雨后的田野,绿意盎然,水源充足,正是农事开始的好时节。农民们喜迎春耕,期待着一年的丰收。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农事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