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凄凉的情感,诗人在冬至这一天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无奈。"年年至日长为客"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漂泊生涯,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的穷愁。
接下来的"忽忽穷愁泥杀人"则是对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江上形容吾独老"更增添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孤独感。"天边风俗自相亲"一句中,“天边”二字营造出一种遥远与隔绝之感,让人读来不禁生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
在后半首,"杖藜雪后临丹壑"中的"杖藜"暗示了诗人的高龄和孤独,而"鸣玉朝来散紫宸"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美好的事物,但在这里却无法为诗人带来慰藉,反而加深了他的孤寂感。
最后两句"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哀与迷茫,对于失落和寻找的深刻体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