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顺阳·其一》
《顺阳·其一》全文
宋 / 张舜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已免均房险,宽平喜博山。

园林皆掩映,风俗自安闲。

麻麦三春暮,人烟百里环。

吾行半天下,难得此江关。

(0)
翻译
不再忧虑房屋失火,对博山的宽广和平静感到欢喜。
园林都被树木和建筑遮掩,这里的风俗习惯悠闲自在。
春天已过三月,百里范围内炊烟袅袅,人烟稠密。
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却难以找到像这样宁静美丽的江关。
注释
已免:免除。
房险:火灾保险。
宽平:宽阔平坦。
博山:地名,可能指博山地区。
皆:都。
掩映:互相遮掩,相互映衬。
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自安闲:自然而然地悠闲。
麻麦:泛指农作物,可能是麦子的一种。
三春暮:春季末期。
人烟:人家炊烟。
百里环:环绕百里。
吾行:我行走。
半天下:大半个中国。
江关:江边的关隘,可能指重要的地理位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田园风光,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已免均房险,宽平喜博山"一句,通过"免"字和"宽"字,传递出一种解脱与舒适的情感,"博山"可能指的是广阔的山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园林皆掩映,风俗自安闲"则进一步描绘了一个隐蔽而又平和的生活环境,其中"掩映"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园林间的宁静与美好,而"风俗自安闲"则展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

"麻麦三春暮,人烟百里环"中,"麻麦"可能指的是某种农作物的收成,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强调了诗人所在之地的丰饶与和平。最后两句"吾行半天下,难得此江关"则是诗人对自己游历经历的总结,以及对于目前居住地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安逸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满足与平和。

作者介绍
张舜民

张舜民
朝代:宋   字:芸叟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生辰:1065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金陵别诸朋旧往淮安至江上有所思·其二

百年将欲半,一艺不能长。

进德惭多病,观书苦健忘。

情真时忤俗,意豁转成狂。

蘧瑗吾师也,知非且自强。

(0)

画马二首·其二

来如奔电去如风,百万驽骀一洗空。

谁遣时清?燧熄,朝朝羁束柳阴中。

(0)

砻岩去吾郡城虽不远顾平生未始一游自去年冬仲至今年春季未半岁间乃获两至其地登览之馀喜而得诗

厓当窈曲更通明,似敞高轩数百楹。

玉黍扫空俄复积,石田抛久可曾耕。

蜿蜒神物何年化,黯惨寒云尽日横。

老去自怜无记性,两回来往路还生。

(0)

送焦亚卿奉使宗藩兼便道过家焚黄

肃肃奉皇命,驾言往藩方。

朱衣炫朝暾,玉节明秋霜。

从容使事毕,昼锦过故乡。

貤封及二代,丘原贲龙章。

林峦改颜色,草木增辉光。

父老携儿童,争观填道旁。

问公何以然,渥恩异寻常。

公本清庙器,誉望倾班行。

明时典邦礼,淳风还虞唐。

圣心夙简在,宠数且未央。

四牡蚤还朝,钧衡待岩廊。

(0)

送止斋俞公奏绩北上

秋来几度送游人,黄叶丹枫把酒频。

不似今朝分手处,断肠回首万重云。

(0)

黄岩九峰

卧榻惊秋晚,倾杯苦夜分。

十年三度意,笑对九峰云。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