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千峰高入云,炎天积雪太行分。
尔今结夏山中去,莫待秋风一雁闻。
繁峙千峰高入云,炎天积雪太行分。
尔今结夏山中去,莫待秋风一雁闻。
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与清幽氛围,表达了对友人出游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繁峙千峰高入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五台山峰峦叠嶂、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和自然界的壮丽。
次句“炎天积雪太行分”,将五台山与太行山相比较,突出了五台山在炎炎夏日仍保留着积雪的独特之处,进一步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环境的与众不同。
第三句“尔今结夏山中去”,点明友人即将前往五台山,结夏(即夏季)时节的出行,既符合佛教修行的传统,也暗示了友人此行可能的宗教或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莫待秋风一雁闻”,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嘱托,希望友人在五台山的旅途中能够有所感悟,不要等到秋风起时,如同孤雁南飞,才被外界所知,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内心有所得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祝福,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友人精神旅程的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沣浦捐褋。
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
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
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
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
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
”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
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
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
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
”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躜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满江红·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宋·姜夔】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躜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y2JGAAx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