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礼容。
沧溟赴海还称少,素月开轮即是重。
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礼容。
沧溟赴海还称少,素月开轮即是重。
此诗描绘的是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音乐和礼仪的描述,展现出当时文化艺术之繁荣与庄重。
“八音协奏陈金石”,这里的“八音”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八种不同材质的乐器,即金、石、丝、竹、匏、土、木、革。这些乐器共同演奏,显然是在举行某种重要典礼时使用的。这一句表明了音乐的盛大与隆重。
“六佾分行整礼容”,“六佾”是指古代的一种舞蹈队形,每组由六人组成。这里讲的是这些舞者按照规矩排列,展现出庄严肃穆的礼仪之容。这句强调了典礼上的秩序与规范。
“沧溟赴海还称少”,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场景转换的速度。沧溟是古代对北方大海的称呼,这里指的是祭祀活动中时间的快速流逝,即使像大海一般宏伟壮观的事情,也在迅速变化之中。
“素月开轮即是重”,这句诗中的“素月”形象美丽,可能暗示着某种神圣或高贵的事物。“开轮”则是一个动态的画面,表现出一种力量和庄严。这一句强调了祭祀活动中对神明或祖先的尊崇与重视。
这首诗通过音乐、舞蹈以及时间流逝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一场重要的祭祀活动,它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当下社会秩序和礼仪规范的一种展示。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楚舞,一起作楚歌。
双执铁如意,击碎珊瑚柯。
一人夺执之,睨者一人过。
更舞又一人,相向屡傞傞。
一人独抚掌,身挂青薜萝。
夜长天籁绝,宛转愁奈何。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