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
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
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
若作仙人履,终向日南归。
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
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
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
若作仙人履,终向日南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通过对燕子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欣赏。诗中“二月春晖晖”直接点出了时节,是初春时分,阳光明媚。接着“双燕理毛衣”,则是借用燕子整理羽毛的动作来形象地表达春天万物更新换代的景象。燕子的毛衣在这里不仅是外观上的整洁,更寄托着生机勃发之意。
“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进一步展开了燕子在春日中的活跃场景。燕子衔着花朵,在细小的植物间穿梭自如,这不仅展示了它们的生活状态,也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画面。“拂叶隐芳菲”则表明即便是在轻拂树叶之际,春天的芬芳气息也无处不在。
“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则将燕子的活泼形象与室内空间相结合,通过它们在厅堂之间穿梭、幕帘上下翻飞的动态,传递出一种生趣盎然之感。这里的“堂间”和“幕上”,构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居环境,让人感到诗中的生活氛围是那么的安逸与祥和。
最后两句,“若作仙人履,终向日南归”,则赋予燕子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仙人履”指的是轻盈无痕,如同仙人般在尘世间行走不留足迹。而“终向日南归”,则暗示了燕子的自然本能,即便是在自由自在地穿梭之间,依旧会随着太阳的光线向着温暖的地方飞去。这两句诗,不仅映射出诗人对燕子天性中追求温暖和光明的理解,也象征着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轻盈优雅的笔触,通过描绘燕子的生动活泼,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喜爱。
吴门顾子予早闻,风貌真古谁似君。
人中黄宪与颜子,物表孤高将片云。
性背时人高且逸,平生好古无俦匹。
醉书在箧称绝伦,神画开厨怕飞出。
谢氏檀郎亦可俦,道情还似我家流。
安贫日日读书坐,不见将名干五侯。
知君别业长洲外,欲行秋田循畎浍。
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禅子有情非世情,御荈贡馀聊赠行。
满道喧喧遇君别,争窥玉润与冰清。
严云乱山起,白日欲还次。
曛雾蔽穷天,夕阴晦寒地。
烟霾有氛氲,精光无明异。
风急野田空,饥禽稍相弃。
含生共通闭,怀贤孰为利。
天规苟平圆,宁得已偏媚。
瀚海有归潮,衰容不还稚。
君今且安歌,无念老方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