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马馀残照,循墙谒閟宫。
冠裳王者并,俎豆圣人同。
战国风趋下,斯文日再中。
低徊抚松柏,惆怅仰龟蒙。
歇马馀残照,循墙谒閟宫。
冠裳王者并,俎豆圣人同。
战国风趋下,斯文日再中。
低徊抚松柏,惆怅仰龟蒙。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子云所作的《孟庙》,描绘了在孟庙(孟子庙)前的景象和感受。首句“歇马馀残照”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分,游人停歇马匹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宁静与历史的沉淀。接着,“循墙谒閟宫”表达了诗人沿着墙壁拜谒圣贤的虔诚,閟宫可能指的是孟子的祠堂。
“冠裳王者并,俎豆圣人同”两句,通过比喻,将王者的服饰与圣人的祭祀礼仪相提并论,强调了孟子的地位如同王者一般,其教诲被尊崇备至。接下来,“战国风趋下,斯文日再中”暗示了战国时期的思想纷争逐渐平息,而孟子的儒家文化得以重新受到重视,成为社会主流。
最后两句“低徊抚松柏,惆怅仰龟蒙”,诗人徘徊在松柏之间,表达对孟子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长河中文化的感慨,同时流露出一丝惆怅的情绪,可能是对孟子思想未能完全实现于世的遗憾,以及对自身无法亲见其光大之日的感伤,仰望龟蒙山,寓意着对先贤智慧的仰慕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含深沉历史感慨和文化敬仰的咏史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