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叔馀韵二首一以谢来意一以勉之·其二》
《和陈叔馀韵二首一以谢来意一以勉之·其二》全文
宋 / 陈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此道何曾远,吾儒自有珍。

反求皆在我,中画岂由人。

利善分须白,知行语未陈。

若能祛旧见,明德日惟新。

(0)
注释
此道:这条路。
何曾:从来就。
远:遥远。
吾儒:我们儒家。
自:自己。
有:是。
珍:宝贵的。
反求:反过来寻求。
皆:都。
在:在...里面。
我:我们内心。
中画:人生的轨迹。
岂:怎能。
由:被。
人:他人。
利善:利益与善良。
分须:需要清晰划分。
白:明确。
陈:阐述。
若:如果。
能:能够。
祛:去除。
旧见:旧有的观念。
明德:美德。
日:每日。
惟:只。
新:更新。
翻译
这条路从来就不遥远,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是宝贵的财富。
反过来寻求真理都在我们内心,人生的轨迹怎能被他人左右。
利益与善良的区分需要清晰,理论与实践的话语还未完全阐述。
如果能去除旧有的观念,美德就会每日更新,日益光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名为《和陈叔馀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此道何曾远"表明儒家之道并不遥不可及,"吾儒自有珍"则强调儒家思想的内在价值。"反求皆在我"倡导自我反省和内在修为,"中画岂由人"进一步强调道德准则的内在性而非外在强加。

"利善分须白"暗示追求利益时应兼顾道德,"知行语未陈"则提醒我们理论与行动要一致。最后两句"若能祛旧见,明德日惟新"鼓励去除旧有的偏见,不断追求道德上的进步和更新。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作者介绍

陈淳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感事漫成

秦皇焚书书不绝,儒生冒禁还矜说。

可怜汉主重萧何,溺冠慢骂翻成劣。

少年哀之失鉴之,漫尔攻书不攻律。

世情莫道古今殊,吏笔儒书仍甲乙。

往事空闻塞上翁,眼前地步分雌雄。

春光满目醉人处,李花能白桃花红。

岂其物态各有定,谁将得失雠东风。

放怀且吸杯中月,婵娟浩荡波溶溶。

(0)

秋日漫兴三首·其一

松柏试新斧,梧桐集寒蝉。

倏忽天地秋,荏苒时节迁。

入怀金气横,仰首银河悬。

子山赋何为,宋玉悲徒然。

我闻古达士,糟粕藏壶天。

手持粱秫穜,去艺苏秦田。

(0)

山中即事四首·其二

一拨红尘便入山,山中甘旨慰慈颜。

坐开黄卷清窗净,卧掩柴扉白昼闲。

癖好诗书增白发,衰凭丹药助朱颜。

赤松子候同游乐,婚嫁何年了世间。

(0)

寓含山答南都胡侍御胡先为含山令

瘦马南来十室中,山深无自见人龙。

古来旧政传新令,手教无妨日数封。

(0)

癸卯春寓长安街西寄番山诸故旧致期待之意

旅馆城西路转深,春风珍重细相寻。

疏狂远客无名姓,流水桥边绿树阴。

(0)

白鹇歌

君不见泸南秦吉了,饿死不首蛮夷丘。

又不见唐家孙供奉,奋跳欲断朱三喉。

嗟尔白鹇急主难,委质翻配三忠俦。

忆昔海黄雾四塞,天狗如雷堕东北。

三辰鏖战日无辉,伏尸百里海尽赤。

六军披靡可奈何,云从飞龙赴碧波。

白鹇笼中起踯躅,恨不握剑挥长戈。

剑欲截断参政首,戈欲钃绝宣尉脰。

请回飞龙驾云车,直抵中原挥一帚。

皇天不祚赵孤儿,白日不照吾心悲。

耸身直翅轻一踯,竟与金笼饱鲸鲵。

乌乎白鹇乃羽族,报主之义何其笃。

如何厕中拉胁奴,禽兽之心人面目。

太仓饱士多如林,算来何如豢此禽。

羽衣缟裳夺霜雪,忠肝义胆鸾凤音。

只今茫茫海天角,魂逐三忠戏冥漠。

千秋化作精卫翔,悲鸣直待沧溟涸。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