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寿诗·其三寿谢先生》
《四寿诗·其三寿谢先生》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君家饶玉树,踰七鲁诸生。

伏枥风前啸,横经雪里情。

松阴含晚照,梧色滋新晴。

五采凤毛在,何须待渭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为谢先生所作的寿诗,以“四寿诗”之名,共四首,此为第三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谢先生长寿、智慧与品德的赞美。

首句“君家饶玉树”,以“玉树”比喻谢先生家族人才辈出,暗示其家族文化底蕴深厚,人才众多。接着“踰七鲁诸生”一句,借用了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的典故,赞扬谢先生如同孔子门下的优秀弟子,才华横溢。

“伏枥风前啸”描绘了谢先生虽已年高,但依然心怀壮志,面对风声慷慨长啸,表现了他的豪迈与不屈精神。“横经雪里情”则展现了他即使在严寒的冬日,仍坚持研读经典,体现了其勤奋好学的品质。

“松阴含晚照,梧色滋新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暗喻谢先生虽年老,但内心依旧充满活力与希望。最后,“五采凤毛在,何须待渭清”以凤凰的羽毛象征谢先生的才华与品德,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谢先生的内在美好品质始终如一,无需等待外在条件的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谢先生个人形象的描绘与赞美,既体现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与品德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其三

垂垂杨柳荫柴扃,远远岩峦列锦屏。

江海归来更何事,朝亲农圃夕穷经。

(0)

赠易自然祷雨

秋郊旱魃昼人立,野老哀吟如雁声。

龙工戢翼潭水落,毕星藏光溪月明。

霹雳枣枝天将令,太乙瑶坛玄女旌。

澍雨千村感谁赐,神功云是易仙卿。

(0)

傅元宾还理故业

归来买犊拟躬耕,亲友联居总弟兄。

金谷旧时华屋废,浣溪来岁草堂成。

旌旗千戍阴云接,舟楫三江白浪惊。

好理荷衣玩泉石,深栖终不负儒生。

(0)

拟古十二首·其八

江海处卑下,百川皆赴之。

山木郁萧森,上竦无繁枝。

王侯称孤寡,惟恐婴菑危。

谨虚受众益,天道盈必亏。

周公下白屋,吐哺情孜孜。

孙子相强楚,禄丰心愈卑。

奈何闾阎子,往往多矜持。

(0)

徐勿斋太史省觐太夫人诗以寿

因看景让举杯图,知是慈闱有令谟。

能赞五噫安大隐,朅来三岛下仙姑。

家声铉鼎归丸胆,天宠丝纶报辟纑。

献岁承明催入直,板舆行著锦云扶。

(0)

寿王逊之玺卿母六十

皇华何事缓仙旌,六帙慈帏拜庆情。

好及龙飞传国宝,先怀乌哺进君羹。

云璈九奏陪天姥,露掌双承见月卿。

今日圣朝崇孝治,推恩谁似相门荣。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