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粤吟·其二》
《百粤吟·其二》全文
明 / 陈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遥从南徼溯中原,玉帛车书统至尊。

东去罗浮红日近,北瞻庾岭紫云屯。

越裳重译周官在,横海楼船漠主恩。

不分芙蓉秋亦老,物华凋敝可推论。

(0)
鉴赏

这首《百粤吟(其二)》由明代诗人陈堂所作,通过对南徼与中原的对比,展现了统一与融合的宏大主题。诗中描绘了从南方边陲向中原进发的景象,以“玉帛车书”象征文化的交流与统一,凸显了“统至尊”的政治理念。

“东去罗浮红日近,北瞻庾岭紫云屯。”这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观的比喻,罗浮山之日近,象征着南方地区向着中原的靠近;庾岭之云屯,则预示着北方的壮丽与厚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空间上的延伸与连接,寓意着不同地域间的和谐共处与文化交融。

“越裳重译周官在,横海楼船漠主恩。”这里提到的“越裳重译”,指的是古代通过多重翻译进行的外交活动,象征着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沟通与理解;“周官在”则暗含着对古代文明秩序的尊重与向往。而“横海楼船漠主恩”,则描绘了航海与远征的壮阔场景,体现了对远方文明的敬仰与恩泽的传递,进一步深化了统一与包容的主题。

最后,“不分芙蓉秋亦老,物华凋敝可推论。”这两句以秋天的芙蓉花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万物的更迭,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兴衰。通过“不分芙蓉秋亦老”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引出了对历史现象的思考与推论,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万物的循环变化。

整体而言,《百粤吟(其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统一与融合的深刻思考,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深邃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堂
朝代:明

陈堂,字明佐。南海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授严州司理,征拜南京监察御史。屡奉敕巡视京营及上下江监兑漕粮。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七七),以星变,上疏论河套贡市漕河段匹诸宜兴革状,及请斥权珰、易枢部、宥谏臣。因忤大臣张居正,被贬归。后复起用,历官广西佥事、光禄寺少卿、南京尚宝司卿。致仕家居,肆力著述,靡所营树。有《朱明洞稿》及《湘南》、《皇华》、《南归》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有传。
猜你喜欢

沙亭漫兴·其二

村南村北一溪分,咫尺桥梁隔暮云。

鸡犬无声人寂寂,羲皇一枕至斜曛。

(0)

勿上人将乞荔支斋僧为说偈以达其意

岭南珍果是离支,乞作伊蒲供导师。

龙象能知琼液味,餐时即是报恩时。

(0)

鹧鸪

不戏新梅岭上烟,对啼偏向酒杯前。

三春悔作江南客,万里愁当落日天。

(0)

赠画者张丈·其四

黄毛鹞子海东青,尽作愁胡上素屏。

画手不知秋眼疾,持来惊落白鹇翎。

(0)

严子陵·其一

梅市仙人是妇翁,垂竿不愧逸民风。

富春江上台千尺,长为君王峙碧空。

(0)

题吴季六所画黄山松·其七

松松费尽熊罴力,画取黄山万树来。

双腕可怜如此用,丹青深隐冠军才。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