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收还万合中,更寻心地亦还空。
紫云盖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谁与同。
万宝收还万合中,更寻心地亦还空。
紫云盖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谁与同。
此诗出自宋代诗人黄裳之手,名为《六祖传付偈颂(其一)四祖》。诗中以“万宝收还万合中”开篇,描绘了一幅万物归一、和谐共生的景象,寓意着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包容万象。接着,“更寻心地亦还空”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清净与空寂,强调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空灵。
“紫云盖下已呈瑞”,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佛法的神圣与庄严,紫云覆盖之下,预示着吉祥与瑞兆,暗示佛法的影响力深远且超凡脱俗。“佛法一枝谁与同”,则表达了对佛法独特性和唯一性的赞美,认为在众多思想与信仰之中,佛法独树一帜,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宗教哲学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与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内心世界净化与提升的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意境,不仅体现了宋代文学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精神生活与心灵修养的重视。
田西美山水,面面景物同。
层峦峙高标,叠嶂开芙蓉。
湛湛碧玉流,清光涵太空。
蜿蜒势回抱,恍若虬与龙。
搆堂据清胜,秀气於此钟。
浮岚蔼窗户,黛色侵帘栊。
凭高一翘首,如在瑶环中。
惟子孕灵秀,卓卓超凡庸。
峨豸侍明主,屡沐恩波浓。
勖哉崇令德,光价昭无穷。
人心妙虚灵,不能以无思。
所思得其正,酬酢随所施。
惟公出西蜀,德望众所推。
龙飞际景运,位重今少师。
雍容处廊庙,辅治安黔黎。
退食有馀暇,斋居思济时。
秉心思至公,律已思自治。
进思罄忠言,退思补阙遗。
庶政思佐理,庶绩思咸熙。
贤才思简拔,礼义思维持。
治化思有成,举措思得宜。
我皇正垂拱,至德恊无为。
惟公实启沃,四海将倚毗。
生民永安逸,鼓舞同边陲。
愿言慎所思,令誉千载垂。